更年期吃含硒食物緩解不適 醫師:延緩骨質流失提升代謝力



圖、文/NOW健康 楊芷晴

更年期是男女人生過程必經階段,體內荷爾蒙分泌開始逐漸減少,同時也容易導致身心理引發其他不適,除了評估接受荷爾蒙補充療法的必要性,也可透過適當補充正確的營養素以改善症狀。其中,微量元素「硒」與身體抗氧化力息息相關,適當補充足夠的硒能改善疲勞、延緩骨質流失、調節甲狀腺及提升代謝力等,有助緩解更年期不適。

甲狀腺和性腺相互協調 補充活性硒元素有助緩解更年期不適

荷爾蒙(又稱激素)是負責傳遞身體各器官之間訊息的一種化學物質,由內分泌腺所製造,而體內會製造荷爾蒙的腺體器官有腦下垂體、甲狀腺、副甲狀腺、腎上腺、胰腺、卵巢及睪丸。尤其女性從青春期開始、月經來潮,一直到更年期,都深受女性荷爾蒙影響,適時適量的荷爾蒙有助於維持身體功能的正常運作。

永越健康管理中心家醫科主治醫師、台灣生物等同性荷爾蒙學會理事長唐雲華醫師表示,一般人年過40歲後,荷爾蒙腺體就會開始萎縮、老化,分泌逐漸減少,與更年期有關主要是性腺,包括睪丸和卵巢,像是男性荷爾蒙如睪固酮,女性荷爾蒙如雌激素和黃體酮分泌就會減少。更年期階段若補充足量的硒,能保護性腺,荷爾蒙分泌相對較充足,有助延緩衰退老化。

男女性更年期症狀不一定相同,也並非所有症狀都會發生。常見症狀如容易疲勞、骨骼肌肉流失較快、因身體代謝變慢而易發胖,甲狀腺功能低下導致情緒低落。適當補充足量硒,可調節蝕骨細胞不過於活躍、維持正常代謝等,能有效改善前述疲勞倦怠、骨質疏鬆、肥胖…等問題。

另外,甲狀腺和性腺是互相協助、調節的,更年期女性常見甲狀腺荷爾蒙分泌失調,出現低下、不足,新陳代謝率也變差,情緒也受影響,透過硒元素能提升活性硒蛋白保護甲狀腺,調節甲狀腺荷爾蒙活性,更年期問題也能獲得改善。

活性硒蛋白能保護荷爾蒙腺體 進而減少荷爾蒙耗損

人體必需的眾多微量元素中,硒在免疫系統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然而,硒無法在人體直接作用,必須轉換成活性硒蛋白,參與輔助人體各系統抗氧化、生殖、排毒、免疫調節、抗自由基和甲狀腺荷爾蒙代謝作用。

唐雲華醫師指出,適當補充微量元素硒,能透過活性硒蛋白(Selenoproteins)中的去碘酶(Deiodinase)調節甲狀腺荷爾蒙活性。硒蛋白GPX(Glutathione Peroxidase)能保護荷爾蒙腺體,避免被自由基攻擊、降低發炎作用,進而減少自體免疫抗體的產生與荷爾蒙的耗損;去碘酶則調節甲狀腺荷爾蒙活性,減少甲狀腺發生過度運作或效率不彰的問題,避免甲狀腺功能失調。

10大含硒食物公開 腸胃功能不佳者這樣補充精準吸收

唐雲華醫師說明,活性硒蛋白在身體有2大功能,一是減少調節自由基、降低發炎;另一則是透過與肝臟製造的穀胱甘肽合作,協助身體進行解毒。根據研究指出,若人體的硒不足,較容易出現發炎現象,而長期慢性發炎嚴重可能導致癌症。

根據衛福部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每日的硒建議攝取量,一般成人每天55微克,若有慢性發炎者攝取100至200微克都在安全範圍,每天攝取上限不要超過400微克即可。日常可從10大硒含量較高的食物中攝取,依序為:巴西堅果、鮪魚、大比目魚、沙丁魚、火腿、蝦、牛排、牛肝、雞肉和雞蛋,至於如何正確搭配適量補充則建議諮詢專業人員。

最後,唐雲華醫師也提醒,如果飲食不均衡、腸胃功能消化較差,無法透過食補;或是有慢性發炎、感染,孕婦、曾接受心臟手術或經抽血檢查發現體內硒濃度不足者,建議可選擇口服或營養點滴來補充活性硒。尤其腸胃功能不好的患者,透過營養點滴補充硒營養素,能有效精準吸收轉化為活性硒蛋白,提高身體免疫力與復原能力。

更多NOW健康報導
▸每4分19秒有1人罹癌 10大癌症肺癌擠下大腸癌首居冠
▸便秘不能只吃膳食纖維! 營養師推清腸排毒法則防便秘

關鍵字: NOW健康 更年期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救回險遭放棄的胎兒超過300個 陳持平無悔的「辛德勒」之路

救回險遭放棄的胎兒超過300個 陳持平無悔的「辛德勒」之路

他是醫界的「辛德勒」,多年來承擔壓力與風險,救回許多原本要被放棄的健康胎兒。馬偕醫院婦產科教授陳持平於日前入選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並名列台灣醫師前20傑。他說,感謝國際鼓勵,但他更珍視生命的重量,每次抱著那些「死裡逃生」的孩子,心中那股幸福感,相較學術肯定尤為可貴。

2025年10月24日 09:23

從《天堂》追到AI世代  柯志鴻鑽研「成癮」20年領先國際

從《天堂》追到AI世代  柯志鴻鑽研「成癮」20年領先國際

電腦、網路遊戲與現代生活緊密相連,高雄小港醫院精神科主任柯志鴻建立網路成癮診斷準則,與相關腦影像學研究,締造AI時代先聲,並入選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排名台灣醫師前20傑。他說,此來自國際的肯定,反映在科技演變下,成癮研究已跨越醫學,成為理解人類數位行為的重要窗口。

2025年10月25日 09:23

感染性主動脈瘤20年增3倍!長庚研究:開刀手術存活率優於支架

感染性主動脈瘤20年增3倍!長庚研究:開刀手術存活率優於支架

主動脈疾病研究有新進展!台灣健保自從2010年給付血管內微創支架修補之後逐漸普及,並取代傳統開放手術成為臨床常見選擇,不過,林口長庚醫院最新研究成果指出,對於感染性原發性主動脈瘤治療,開放手術雖然初期風險略高,但長期存活率明顯優於支架手術。研究也顯示台灣的感染性主動脈瘤發生率逐年增加,過去20年來患者增加約三倍。

2025年10月31日 14:36

他傷口潰爛10多年「靜脈瓣膜閉鎖不全」作祟 6症狀當心

他傷口潰爛10多年「靜脈瓣膜閉鎖不全」作祟 6症狀當心

61歲賴姓男子腳踝傷口潰爛10多年無法癒合,輾轉於各家外科診所治療,洗澡時必須以塑膠袋將整個小腿包起來,以防水分進入造成潰爛惡化,數月前因為傷口擴大至巴掌大小,治療2個月仍無好轉,醫師懷疑與靜脈曲張有關,建議轉診至心臟外科求診,最後才確認是「靜脈瓣膜嚴重閉鎖不全」引起。

2025年10月31日 11:56

坣娜肺腺癌病逝!「8症狀」常被誤認感冒 醫:確診超過7成末期

坣娜肺腺癌病逝!「8症狀」常被誤認感冒 醫:確診超過7成末期

歌手坣娜死訊震驚演藝圈,老公今日證實她是肺腺癌離世。醫師指出,肺腺癌早期徵兆常被誤認為感冒,等到確診超過7成已是末期,要留意一旦出現「咳嗽持續2周以上、有氣喘、胸痛、背痛、頭痛、喉嚨痛、聲音沙啞、咳血」等症狀,要盡快就醫檢查。

2025年10月31日 11:27

哈佛研究「每天半匙橄欖油可減重」 專家揭1成分有助代謝

哈佛研究「每天半匙橄欖油可減重」 專家揭1成分有助代謝

想減肥不是不能吃油,重點是要吃「好油」。食品專家楊世煒(韋恩)在臉書分享,最新研究顛覆「減重要少吃油」的觀念,若每天攝取半湯匙、約7克的橄欖油,不僅較不易發胖,甚至能讓人瘦下來。

2025年10月31日 10:24

阿茲海默新藥「只適合早期患者」 醫揭治療關鍵:不可預防使用

阿茲海默新藥「只適合早期患者」 醫揭治療關鍵:不可預防使用

國內失智人口已突破30萬人,隨著高齡化,未來將持續攀升。醫師表示,今年有2款阿茲海默症新藥在台上市,掀起治療新希望,但這類注射型抗體藥僅可延緩病程,也不是所有失智症都適用,施打前必須確認是否為早期阿茲海默症,且不宜作為「預防性使用」,民眾須注意。

2025年10月31日 09:30

以為拉傷!腳後跟疼半年竟是阿基里斯腱斷裂 她慘錯過黃金治療期

以為拉傷!腳後跟疼半年竟是阿基里斯腱斷裂 她慘錯過黃金治療期

搬重物時若感覺腳後跟「扯到一下」,可別以為只是小拉傷!金門一名女子在搬重物時腳後跟劇痛,以為只是拉傷,休息後會自行痊癒,未料半年後小腿越來越細、走路一拐一拐,最後竟被診斷為「阿基里斯腱完全斷裂」,所幸經手術治療後恢復良好,重新能夠登山、旅遊。

2025年10月30日 18:57

最新賺年終方式?檢舉亂丟菸蒂獎金驚人 環保局再推打擊1陋習

最新賺年終方式?檢舉亂丟菸蒂獎金驚人 環保局再推打擊1陋習

有統計指出,台灣約有346萬人抽菸,許多公共場所也開始設有「吸菸區」,不讓一般民眾飽受二手菸之苦,但仍有一些吸菸者喜歡邊走邊抽,甚至亂丟菸蒂,使大多數人觀感不佳。最近有網友分享,收到檢舉亂丟菸蒂的獎金,意外引發熱議,還有人笑說「自己的年終自己賺」。

2025年10月30日 18:54

中國非核准食品入台偷賣 立委爆有人申請免查「一年逾3千次」

中國非核准食品入台偷賣 立委爆有人申請免查「一年逾3千次」

國內爆發非洲豬瘟,引發質疑現行攜帶「一般食品6公斤及1000美元以下免申請輸入查驗」制度有漏洞。民進黨立委林淑芬今日批評,坊間已有許多非屬核准輸入產品在國內流通販售情勢,包括中國大陸麻辣花生、螺螄粉等,對食安產生疑慮;更有民眾去年申請3002批次,365天有294天都申報進口免查驗,還稱是「自用」。食藥署強調會針對高頻次的民眾加強勾稽查核,並於一個月內檢討漏洞。

2025年10月30日 17:42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