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吃含硒食物緩解不適 醫師:延緩骨質流失提升代謝力



圖、文/NOW健康 楊芷晴

更年期是男女人生過程必經階段,體內荷爾蒙分泌開始逐漸減少,同時也容易導致身心理引發其他不適,除了評估接受荷爾蒙補充療法的必要性,也可透過適當補充正確的營養素以改善症狀。其中,微量元素「硒」與身體抗氧化力息息相關,適當補充足夠的硒能改善疲勞、延緩骨質流失、調節甲狀腺及提升代謝力等,有助緩解更年期不適。

甲狀腺和性腺相互協調 補充活性硒元素有助緩解更年期不適

荷爾蒙(又稱激素)是負責傳遞身體各器官之間訊息的一種化學物質,由內分泌腺所製造,而體內會製造荷爾蒙的腺體器官有腦下垂體、甲狀腺、副甲狀腺、腎上腺、胰腺、卵巢及睪丸。尤其女性從青春期開始、月經來潮,一直到更年期,都深受女性荷爾蒙影響,適時適量的荷爾蒙有助於維持身體功能的正常運作。

永越健康管理中心家醫科主治醫師、台灣生物等同性荷爾蒙學會理事長唐雲華醫師表示,一般人年過40歲後,荷爾蒙腺體就會開始萎縮、老化,分泌逐漸減少,與更年期有關主要是性腺,包括睪丸和卵巢,像是男性荷爾蒙如睪固酮,女性荷爾蒙如雌激素和黃體酮分泌就會減少。更年期階段若補充足量的硒,能保護性腺,荷爾蒙分泌相對較充足,有助延緩衰退老化。

男女性更年期症狀不一定相同,也並非所有症狀都會發生。常見症狀如容易疲勞、骨骼肌肉流失較快、因身體代謝變慢而易發胖,甲狀腺功能低下導致情緒低落。適當補充足量硒,可調節蝕骨細胞不過於活躍、維持正常代謝等,能有效改善前述疲勞倦怠、骨質疏鬆、肥胖…等問題。

另外,甲狀腺和性腺是互相協助、調節的,更年期女性常見甲狀腺荷爾蒙分泌失調,出現低下、不足,新陳代謝率也變差,情緒也受影響,透過硒元素能提升活性硒蛋白保護甲狀腺,調節甲狀腺荷爾蒙活性,更年期問題也能獲得改善。

活性硒蛋白能保護荷爾蒙腺體 進而減少荷爾蒙耗損

人體必需的眾多微量元素中,硒在免疫系統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然而,硒無法在人體直接作用,必須轉換成活性硒蛋白,參與輔助人體各系統抗氧化、生殖、排毒、免疫調節、抗自由基和甲狀腺荷爾蒙代謝作用。

唐雲華醫師指出,適當補充微量元素硒,能透過活性硒蛋白(Selenoproteins)中的去碘酶(Deiodinase)調節甲狀腺荷爾蒙活性。硒蛋白GPX(Glutathione Peroxidase)能保護荷爾蒙腺體,避免被自由基攻擊、降低發炎作用,進而減少自體免疫抗體的產生與荷爾蒙的耗損;去碘酶則調節甲狀腺荷爾蒙活性,減少甲狀腺發生過度運作或效率不彰的問題,避免甲狀腺功能失調。

10大含硒食物公開 腸胃功能不佳者這樣補充精準吸收

唐雲華醫師說明,活性硒蛋白在身體有2大功能,一是減少調節自由基、降低發炎;另一則是透過與肝臟製造的穀胱甘肽合作,協助身體進行解毒。根據研究指出,若人體的硒不足,較容易出現發炎現象,而長期慢性發炎嚴重可能導致癌症。

根據衛福部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每日的硒建議攝取量,一般成人每天55微克,若有慢性發炎者攝取100至200微克都在安全範圍,每天攝取上限不要超過400微克即可。日常可從10大硒含量較高的食物中攝取,依序為:巴西堅果、鮪魚、大比目魚、沙丁魚、火腿、蝦、牛排、牛肝、雞肉和雞蛋,至於如何正確搭配適量補充則建議諮詢專業人員。

最後,唐雲華醫師也提醒,如果飲食不均衡、腸胃功能消化較差,無法透過食補;或是有慢性發炎、感染,孕婦、曾接受心臟手術或經抽血檢查發現體內硒濃度不足者,建議可選擇口服或營養點滴來補充活性硒。尤其腸胃功能不好的患者,透過營養點滴補充硒營養素,能有效精準吸收轉化為活性硒蛋白,提高身體免疫力與復原能力。

更多NOW健康報導
▸每4分19秒有1人罹癌 10大癌症肺癌擠下大腸癌首居冠
▸便秘不能只吃膳食纖維! 營養師推清腸排毒法則防便秘

關鍵字: NOW健康 更年期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率萬芳醫院深耕「在家住院」有成 劉燦宏拋「醫療人力荒」解方

率萬芳醫院深耕「在家住院」有成 劉燦宏拋「醫療人力荒」解方

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住院不易、照護人力吃緊成為醫療難題。對此,萬芳醫院院長劉燦宏指出,該院引領推動「急性在宅醫療」(HaH),病人可在家完成住院療程,至今已成功執行逾110例,在全台名列前茅;面對快速老化趨勢,國內應儘速研議擴大HaH適用範圍,方可打造永續的高齡照護體系。

2025年07月27日 09:23

從不罵人的暖男院長 劉燦宏談行醫初心:希望媽媽好起來

從不罵人的暖男院長 劉燦宏談行醫初心:希望媽媽好起來

從沒罵過人的暖男劉燦宏,行醫初心來自與母親的深情陪伴。他表示,兒時看媽媽因病坐上輪椅,國中便立志當醫師,希望能親手讓媽媽康復,雖然後來知道母親的病無法治癒,仍選擇投入復健醫學領域,盼用專業幫助更多像媽媽一樣行動不便的病人,盡量讓他們能站起來,可以更踏實過日子。

2025年07月27日 09:24

器捐線上簽署讓生命延續下去! 林口長庚2024年完成113例大愛移植

器捐線上簽署讓生命延續下去! 林口長庚2024年完成113例大愛移植

為讓更多生命得以延續,衛福部及林口長庚醫院長期推廣器官捐贈觀念,18日於林口長庚醫院舉辦「分享愛‧讓生命連線~器官捐贈簽署宣誓活動」,邀請衛福部邱泰源部長與林口長庚陳建宗院長共同登高一呼,呼籲更多民眾加入線上簽署行列,讓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延續生命與希望。

2025年08月18日 23:43

脂肪肝有救!研究揭芝麻油「助減重、控血糖」 效果遠勝橄欖油

脂肪肝有救!研究揭芝麻油「助減重、控血糖」 效果遠勝橄欖油

芝麻油向來被視為料理調味品,但最新研究發現,它在血糖控制與護肝效果上,表現甚至優於橄欖油。基隆長庚紀念醫院肝病防治中心主任錢政弘指出,針對60位脂肪肝女性患者進行的臨床隨機試驗顯示,每日攝取30公克芝麻油並搭配低卡飲食,持續12週後,不僅體重下降,血糖指標與胰島素效率也明顯改善,展現延緩甚至預防糖尿病的潛力。

2025年08月18日 23:04

再造國際頂尖癌症治療 北榮「硼中子捕獲治療中心」動工 

再造國際頂尖癌症治療 北榮「硼中子捕獲治療中心」動工 

台北榮總「硼中子捕獲治療中心」今(18)日上午舉行動工典禮,預計於116年完工啟用,屆時北榮將成為全球極少數同時擁有「重粒子治療」與「硼中子捕獲治療」全方位尖端放射技術的醫療機構,讓台灣在癌症放射治療、教學與研究領域達到國際頂尖水準。

2025年08月18日 17:44

年輕人「尿結石暴增」!醫曝4大壞習慣 不喝水、一次灌大量都NG

年輕人「尿結石暴增」!醫曝4大壞習慣 不喝水、一次灌大量都NG

台灣是手搖飲天堂,人手一杯冰飲已是日常。泌尿科醫師發現,近期門診有越來越多年輕人、女性患者出現頻尿、腰痛、尿液混濁情形,經診斷為尿結石,因生活習慣常以無糖茶、手搖飲、咖啡取代白開水,再加上長時間待在冷氣房、不易察覺口渴,導致尿結石的年齡層明顯下降。

2025年08月18日 17:17

屏東美和科大護理系跨海赴日 深耕長照實習擴展國際視野

屏東美和科大護理系跨海赴日 深耕長照實習擴展國際視野

和科技大學護理系114年再度榮獲教育部「學海築夢計畫」補助,師生13人赴日本北海道,展開為期一個月的長期照顧與高齡福祉實習。學生分別於北海道アイケア集團的小規模多機能介護、高齡住宅及團體家屋等場域進行專業實作,並參訪醫院、福祉機構及智慧醫療中心,深入了解日本介護制度與公私協力模式。此次交流不僅提升專業技能,也拓展國際視野,強化台日產學合作情誼。

2025年08月18日 16:54

常吃「1日本料理」死亡風險增1.52倍!食安專家示警:少做2事保命

常吃「1日本料理」死亡風險增1.52倍!食安專家示警:少做2事保命

根據日本山形大學醫學院最新公布的研究結果,過於頻繁攝取拉麵可能對健康造成不利影響。該研究顯示,每週食用拉麵3次以上者,其死亡風險出現「上升至1.52倍」的趨勢,引發外界關注飲食習慣與健康之間的潛在關聯。

2025年08月18日 16:48

簽名遭假冒詐騙 羅一鈞提告「偽造文書、妨害名譽」

簽名遭假冒詐騙 羅一鈞提告「偽造文書、妨害名譽」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遭一名女子假冒簽名詐騙,引發關注。羅一鈞今下午召開記者會表示,已經以個人名義提告該女子「 偽造文書、妨礙名譽」,並再度表示自己「字沒有這麼醜」。他也提到自己非常不喜歡關說、喬床的特權人士,所以從不幫親友喬病床。

2025年08月18日 15:45

糖尿病患「探病遭染流感」險插管 醫示警重症治療黃金期

糖尿病患「探病遭染流感」險插管 醫示警重症治療黃金期

一名61歲糖尿病患年初因肺炎住院,經抗生素治療後病況稍有起色,沒想到患者突發呼吸急促、胸悶等徵兆,X光顯示右下肺再度出現嚴重感染,檢驗結果確診為流感病毒陽性,追查發現感染源疑為前來探病的家人。醫師提醒,包括糖尿病、心血管、慢性肺病患者都是流感重症高風險群,多數重症患者錯過48小時治療黃金期,才讓病情急轉直下。

2025年08月18日 15:24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