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提醒年長者、三高或有抽菸習慣者,一旦出現下肢疼痛跛行,要儘速就醫。(示意圖/123RF)
文/每日健康
隨著冬季氣溫驟降,台中一位75歲的順伯因為腳部疼痛而就醫,結果發現是周邊動脈阻塞的病症。這位老翁原本以為腳痛只是因為天冷,卻在一次跌倒擦傷後,發現傷口難以癒合,進而揭露出隱藏的健康危機。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心臟外科主任劉殷佐表示,周邊動脈阻塞是指股動脈以下的血管病變,主要原因是血管內壁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堆積脂肪斑塊,導致血管狹窄、硬化,進而影響肢體末端的血流供應。這種病症的症狀包括腳麻、疼痛跛行等,但許多長者往往誤以為是體力退化而忽視,結果延誤治療,使得病情惡化。
劉殷佐主任以順伯為例,他有三高病史,平時有固定的藥物治療,但他經常感到走路無力且疼痛,因此多半時間都待在家裡。最近冬季氣溫降低,他更是抱怨小腿冰冷、皮膚乾燥。在一次不慎跌倒受傷後,他的腳指傷口難以癒合,這才讓他意識到病情的嚴重性。
經過非侵入性的踝肱血壓比(ABI)檢測,以及血管超音波影像檢查,確診順伯的左腿有周邊動脈阻塞的問題。醫師建議進行血管腔內氣球擴張術治療,成功打通阻塞的血管後,順伯的下肢冰冷狀況大幅改善。
劉殷佐主任提醒,周邊動脈血管疾病的患者初期往往沒有明顯症狀,或者會被誤認為是退化性關節炎。然而,隨著病程進展,患者走路一段時間後,腿部肌肉會出現缺血、疼痛的現象,這是間歇性跛行的徵兆。如果錯過治療的黃金時間,可能會導致腿部缺血發黑,嚴重者甚至可能需要截肢。
因此,劉殷佐主任呼籲,尤其是高風險族群,如年長者、三高或有抽菸習慣者,一旦出現下肢疼痛跛行、冰冷以及膚色蒼白或發紫等情形,都應儘快就醫檢查,避免延誤病情,讓小病變成大病,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