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新聞直擊,為你掌握生活必需健康新知

老翁「天冷走路就會痛」 就醫發現竟是周邊動脈全阻塞

▲▼示意圖,生活,老人,照顧,陪伴,移工,外籍,陪伴,醫院,醫護(示意圖/123RF)
▲醫師提醒年長者、三高或有抽菸習慣者,一旦出現下肢疼痛跛行,要儘速就醫。(示意圖/123RF)

文/每日健康

隨著冬季氣溫驟降,台中一位75歲的順伯因為腳部疼痛而就醫,結果發現是周邊動脈阻塞的病症。這位老翁原本以為腳痛只是因為天冷,卻在一次跌倒擦傷後,發現傷口難以癒合,進而揭露出隱藏的健康危機。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心臟外科主任劉殷佐表示,周邊動脈阻塞是指股動脈以下的血管病變,主要原因是血管內壁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堆積脂肪斑塊,導致血管狹窄、硬化,進而影響肢體末端的血流供應。這種病症的症狀包括腳麻、疼痛跛行等,但許多長者往往誤以為是體力退化而忽視,結果延誤治療,使得病情惡化。

劉殷佐主任以順伯為例,他有三高病史,平時有固定的藥物治療,但他經常感到走路無力且疼痛,因此多半時間都待在家裡。最近冬季氣溫降低,他更是抱怨小腿冰冷、皮膚乾燥。在一次不慎跌倒受傷後,他的腳指傷口難以癒合,這才讓他意識到病情的嚴重性。

經過非侵入性的踝肱血壓比(ABI)檢測,以及血管超音波影像檢查,確診順伯的左腿有周邊動脈阻塞的問題。醫師建議進行血管腔內氣球擴張術治療,成功打通阻塞的血管後,順伯的下肢冰冷狀況大幅改善。

劉殷佐主任提醒,周邊動脈血管疾病的患者初期往往沒有明顯症狀,或者會被誤認為是退化性關節炎。然而,隨著病程進展,患者走路一段時間後,腿部肌肉會出現缺血、疼痛的現象,這是間歇性跛行的徵兆。如果錯過治療的黃金時間,可能會導致腿部缺血發黑,嚴重者甚至可能需要截肢。

因此,劉殷佐主任呼籲,尤其是高風險族群,如年長者、三高或有抽菸習慣者,一旦出現下肢疼痛跛行、冰冷以及膚色蒼白或發紫等情形,都應儘快就醫檢查,避免延誤病情,讓小病變成大病,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延伸閱讀
彈性工時有助健康! 研究發現:靈活彈性工作時間員工更不容易患心臟病
足部腫脹可能是致命心臟病徵兆? 專家揭露這「五大警訊」恐是心臟出事的求救訊號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北醫打造「光譜兩端友善醫療」 施俊明:出院要比生病前更健康

北醫打造「光譜兩端友善醫療」 施俊明:出院要比生病前更健康

台灣快速邁入超高齡社會,許多醫院逐步強化高齡醫療,不過心臟內科專家、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北醫)院長施俊明認為,醫療體系對於「光譜的兩端」、也就是老人和兒童皆應提高貼心照護,並強調現代醫院的目標不應只有治病,而是「走進醫院治好病,走出醫院時,要比沒生病前更健康」。

2025年09月13日 09:23

北醫院長一家4醫師 施俊明曝密技:大姊課本劃滿重點

北醫院長一家4醫師 施俊明曝密技:大姊課本劃滿重點

國內不少校長級、院長級醫師出身醫生世家,家族多人行醫,而北醫院長施俊明的手足也都是醫師,但包含父母在內的整個家族並無其他醫師,對此他笑說,兄弟姊妹都能當醫生的關鍵在「大姊的課本」,因為書中所有重點都被大姊註明清楚,弟妹拿來複習格外受用,一家子的醫學路就這樣自然而然展開。

2025年09月13日 09:24

2罕病「死亡風險高」篩檢率卻下滑 醫團籲:納入新生兒公費篩檢

2罕病「死亡風險高」篩檢率卻下滑 醫團籲:納入新生兒公費篩檢

台灣新生兒死亡率連續20年超過日韓,其中逾百位死於先天性疾病。醫師指出,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龐貝氏症等致死率極高的遺傳疾病,一出生就會對身體造成影響,但因為屬於新生兒篩檢加選項目,目前篩檢率降至不到七成五。提醒新手爸媽,48小時及時進行新生兒篩檢且加選必選應一步到位,在症狀出現之前就及早介入治療,讓寶寶得到更好的預後。

2025年09月17日 13:03

10/11可買加熱菸 國健署警告:國外帶回最重罰500萬

10/11可買加熱菸 國健署警告:國外帶回最重罰500萬

國健署日前宣布1家加熱菸業者完成上市前文件核定,最快10月11日就能合法販售,民眾赴海外可以購買通過核准的「同品項」加熱菸回台。但國健署提醒,未經國內核准通過的加熱菸及其組合元件,仍不得攜帶入境,違者最高可處500萬元罰鍰,尤其目前國內核可的14個品項在國外通通沒有販售,所以民眾帶回來的都是違法加熱菸。

2025年09月17日 12:29

吃不多還變胖?醫:可能是營養不良  3警訊自我檢視

吃不多還變胖?醫:可能是營養不良 3警訊自我檢視

「肥胖」是現代人的文明病,然而,造成肥胖的原因不一定與吃太多、吃太飽有關,減肥專科暨家醫科醫師楊智雯表示,當「營養不足」時,體重也會失控!

2025年09月17日 11:53

無糖手搖飲也中招!營養師揭日常「四大隱藏澱粉炸彈」

無糖手搖飲也中招!營養師揭日常「四大隱藏澱粉炸彈」

你以為少吃糖,就能遠離血糖飆升的危機嗎?營養師張語希在粉專提醒,「不吃甜,也要小心血糖」,她指出,許多人誤以為不碰甜食就安全,但血糖上升的真正原因,往往隱藏在日常飲食中的「精緻澱粉」,並點名「四大隱藏澱粉炸彈」,呼籲民眾務必留意。

2025年09月17日 11:24

研究揭維他命D竟能助攻乳癌化療 醫:腫瘤全消機率提升近8成

研究揭維他命D竟能助攻乳癌化療 醫:腫瘤全消機率提升近8成

便宜又常見的維他命D,有機會成為乳癌化療的重要助力。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放射腫瘤部主治醫師廖志穎在臉書分享,根據最新研究,每天補充2000 IU的維他命D,乳癌患者在化療後腫瘤完全消失的機率竟可提升近8成,效果幾乎翻倍。

2025年09月17日 10:27

她「聞不到咖啡香」竟是帕金森氏症 醫揭早期3個徵兆

她「聞不到咖啡香」竟是帕金森氏症 醫揭早期3個徵兆

一名女子最近發現自己聞不到咖啡香,就醫檢查才發現是帕金森氏症的早期徵兆。醫師提醒,帕金森氏症不只是手抖,也可能嗅覺異常、長期便秘等,而且這些症狀很可能在手抖出現前好幾年就發生,因此容易被忽略。

2025年09月17日 10:24

經期腰痠、頭痛又肚痛 中醫推「舒緩3步驟」

經期腰痠、頭痛又肚痛 中醫推「舒緩3步驟」

許多女性在生理期間,除了腹痛,還會出現頭痛、情緒起伏、腰痠背痛等不適。對此,醫師建議,女性可以透過「瑜珈、茶飲和穴位按摩」來舒緩。

2025年09月17日 10:11

「只是來做一下超音波」 意外揪出2公分肝癌

「只是來做一下超音波」 意外揪出2公分肝癌

一名男性例行健檢接受腹部超音波,意外確診肝癌,腫瘤已2公分大。馨蕙馨醫院胃腸肝膽內視鏡中心主任吳宗勤在臉書分享此個案,強調台灣B、C肝帶原率雖大幅下降,仍不時有患者未規律追蹤而延誤,最近一個月便發現3例肝癌,民眾不可掉以輕心。

2025年09月17日 09:45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