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尿有風走路無風!解尿伴隨空氣聲和殘渣 當心嚴重腸炎

▲解尿伴隨空氣聲和殘渣當心腸炎。(圖/照護線上)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排尿有風請當心!20歲李姓大學生近來解尿常覺得解不乾淨還伴隨空氣聲及殘渣,就醫初步研判腹部疑似因腫瘤問題導致小號難解,經轉診至三軍總醫院準備手術,但術前接受電腦斷層影像檢查,但檢查結果比對症狀表現卻並非典型腫瘤,進一步進行小腸鏡檢查,發現小腸末端已嚴重狹窄與潰瘍,這才確診為克隆氏症

三軍總醫院胃腸肝膽科黃天祐醫師說明,健康的膀胱不存在空氣、殘渣及細菌,排尿出現空氣聲是重要警訊,當腸道持續發炎,可能與周邊器官形成瘻管,導致排廢路徑錯亂,而上述患者就是腸炎情況嚴重,使原本不相通的腸道與膀胱,卻因發腸炎穿孔形成瘻管相通,這個連外道路使腸內空氣及糞便殘渣於是排入膀胱,因而導致解尿有風及殘渣;若是瘻管發生在女性患者的腸道與陰道間,陰道恐出現異常分泌物,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克隆氏症可能導致腸道瘻管

確診不易 須終生治療的重大傷病

克隆氏症及潰瘍性結腸炎都屬於發炎性腸道疾病,好發於20至40 歲族群,致病原因不明,目前已知和自體免疫、基因、環境等因素有關。黃天祐醫師進一步說明指出,克隆氏症患者從口腔到肛門都可能發炎,發炎部位呈跳躍性,以小腸或大腸是最常被侵犯部位,初期可能以反覆腹瀉、腹痛、血便、營養不良及體重變輕等症狀表現,若未即時就醫治療,還可能併發多種共病,嚴重影響患者生活、學業及人際關係,且需要終生接受治療以控制疾病,也因而列為重大傷病之一。

黃天祐醫師回憶,曾經有位醫院同仁因反覆性腸阻塞急診多次,最終經過腹部電腦斷層掃描,發現小腸腫脹、發炎,進一步進行小腸鏡檢查,這才確診為克隆氏症,算一算從症狀出現到確診,前前後後過了好幾年,而且當時已經出現腸道狹窄症狀,必須藉由手術切除部分腸道,所幸接受生物製劑治療後,病情獲得穩定控制。

不只腸道發炎,還有多種共病

內外交迫 腸道外症狀可能早於腸道症狀

黃天祐醫師說,發炎性腸道疾病屬於自體免疫疾病,除了腸道本身出現病徵外,還可能波及其他器官,部分患者會出現關節炎、虹彩炎、膿皮症等腸道外症狀,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患者腸道外症狀比腸道症狀更早出現,因此前後到骨科、皮膚科、眼科就診,輾轉奔波多時才確診是發炎性腸道疾病,也可見這個疾病的多樣性,使得患者確診大不易。

黃天祐醫師分享,臨床曾收治一位二十多歲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初期因為兩側腳踝都化膿而住院,分別有十幾公分傷口,外表看似感染蜂窩性組織炎,給予抗生素治療,但治療效果始終不佳,經切片檢查後,才確診是潰瘍性腸道疾病引起的腸道外共病「膿皮症」,所幸經過治療,腸道發炎獲得控制後,皮膚化膿的狀況也跟著改善。

治療關鍵 黏膜癒合才能「腸」治久安

現有發炎性腸道疾病治療包括抗發炎藥物、類固醇、免疫抑制劑及生物製劑。其中,類固醇能抑制發炎反應,但長期使用可能出現高血壓、骨質疏鬆、血糖不易控制、易感染等副作用,因此常用於疾病急性期,直到患者急性症狀緩和;如患者疾病症狀使用傳統藥物治療效果不佳,可能使用生物製劑以緩解腸道發炎,以降低復發、手術及併發共病的風險。

黃天祐醫師醫師呼籲,發炎性腸道疾病的患者多為年輕族群,常處於課業或事業打拼階段,部分患者以為腸道症狀緩解就是疾病獲得控制,因而中斷治療、不再回診,對此,黃天祐醫師提醒,藉良好的醫病溝通,搭配遵循醫囑、定期追蹤、持續治療,使治療達到大腸黏膜癒合的理想目標,才是穩定控制發炎性腸道疾病的關鍵,倘若治療變成「自」療,任意停藥,恐讓疾病復發或突然惡化,讓病情變得更加複雜也更難以控制,導致得不腸失的結果。

參考資料:

1. Abraham C and Cho JH.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N Engl J Med. 2009 Nov 19;361(21):2066-78.

2. Ramos GP and Papadakis KA. Mechanisms of Disease: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 Mayo Clin Proc. 2019 Jan;94(1):155-165.

3. Seyedian SS, et al. A review of the diagnosi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methods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J Med Life. 2019 Apr-Jun;12(2):113-122.

原文連結
同場加映:「炎」之過早!約四至五成發炎性腸道疾病 症狀緩解改善但腸仍處發炎狀態
搜尋附近的診所(掛號、領藥超方便)
加入照護線上粉絲團,健康不漏接!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3日)舉辦健康講座,邀請顱顏重建權威、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院長陳建宗醫師擔任主講人。陳建宗特別分享「內視鏡輔助前額拉提」,適應症包括眉毛下垂、不對稱眉毛、皺眉肌過動症、前額頭短,有別於傳統拉皮手術,術後恢復快。

2025年11月03日 18:05

東森總裁王令麟曝「自然美」祕訣 笑稱「70歲比6年前更年輕」

東森總裁王令麟曝「自然美」祕訣 笑稱「70歲比6年前更年輕」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3日)舉辦健康講座,邀請顱顏重建權威、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院長陳建宗醫師擔任主講人,分享逆齡抗老觀念。 東森集團總裁王令麟也親自參與,他分享,現在70多歲從沒有做過任何整形手術,為了「自然美」每天花時間保養,現在的自己比6年前還年輕。

2025年11月03日 17:59

定調「芬普尼蛋是個案」遭藍綠炮轟 食藥署長認:是推論

定調「芬普尼蛋是個案」遭藍綠炮轟 食藥署長認:是推論

國內爆市售雞蛋殘留農藥「芬普尼」引發民眾恐慌,食藥署長姜至剛在事件爆發最初召開記者會定調是「個案」,且未擴大抽驗市售雞蛋,今日引發朝野立委批評。姜至剛解釋,是依據多年來4千多件的隨機抽樣,今年以前都是合格,因此推論是個案,他也坦言,「目前是個案」但不排除橫向還有更多案例。

2025年11月13日 14:07

糖尿病患心衰風險增50% 醫示警「5前期徵兆」:超容易被忽視

糖尿病患心衰風險增50% 醫示警「5前期徵兆」:超容易被忽視

研究發現,只要得過糖尿病,身體就會「記仇」,未來罹患心臟衰竭的風險仍比一般人高出50%,因此最關鍵的就是避免糖尿病找上門。醫師提醒,建議要留意5個經常被忽略的「糖尿病前期警訊」,包括「頻尿與口渴、疲勞感、皮膚變黑」等。

2025年11月13日 14:05

女喉嚨痛像被掐脖 醫:延誤治療「病毒性甲狀腺炎」恐影響終身

女喉嚨痛像被掐脖 醫:延誤治療「病毒性甲狀腺炎」恐影響終身

每當天氣轉涼,氣管敏感的人容易喉嚨不適,卻可能忽略其他問題。36歲的蔡小姐換季時常咳嗽、喉嚨痛、聲音沙啞,日前以為只是感冒,到診所拿藥,但未改善,甚至開始發燒,脖子腫又痛,還痛到「像被掐住」,到醫院抽血並接受超音波檢查,才確診為「病毒性甲狀腺炎」。

2025年11月13日 12:05

寶寶哭聲小恐為「遺傳性罕病」警訊!醫籲:新生兒篩檢加選雙把關

寶寶哭聲小恐為「遺傳性罕病」警訊!醫籲:新生兒篩檢加選雙把關

寶寶還不會說話前,每一個細微動作都可能隱藏健康警訊,就連「哭聲」也不容忽視!醫師提醒,若新生兒哭聲細小,且伴隨四肢無力、呼吸或吞嚥困難,恐怕是「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簡稱SMA)」或「龐貝氏症」等遺傳性神經肌肉罕病的徵兆。

2025年11月13日 11:56

8旬老母獨撐50年悶殺腦癱兒 石崇良:支持總統特赦

8旬老母獨撐50年悶殺腦癱兒 石崇良:支持總統特赦

台北市一名80歲劉姓老婦不堪照護全身癱瘓、長期臥床的腦麻兒子長達50年,身心俱疲之下,痛心在兒子嘴中塞進1萬元紅包,再以膠帶纏繞口鼻導致死亡,一審法官審理後判處她2年6個月並建請總統特赦,網路上也有學者喊話支持。衛福部長石崇良今(13)日表態「支持總統特赦」。

2025年11月13日 11:17

米其林推薦「老烤箱餐酒」5人食物中毒就醫 衛生局稽查揪4缺失

米其林推薦「老烤箱餐酒」5人食物中毒就醫 衛生局稽查揪4缺失

北市米其林指南餐廳「老烤箱義式披薩餐酒」傳出疑似食物中毒,有不少民眾在11/9、10到該餐廳用餐,回家後出現腹瀉、發燒等身體不適症狀。北市衛生局表示,接獲通報後,已前往稽查,現場查有多項缺失,已要求限期改善,另也採集食材、手部等檢體,目前醫院通報5人就醫,尚未達累計6位停業標準。

2025年11月13日 11:13

長期聲音沙啞以為胃食道逆流 電腦斷層檢查意外揪出肺癌

長期聲音沙啞以為胃食道逆流 電腦斷層檢查意外揪出肺癌

聲音沙啞難改善,竟然與肺癌有關。敏盛醫院微創手術中心執行長陳榮堅在臉書分享,一名50歲男性聲音沙啞,先前接受多種檢查皆無異常,後來聽說胃食道逆流會造成沙啞,於是來他門診,但做胃鏡一樣未見問題,轉診耳鼻喉科卻發現單側聲帶不會動,再安排電腦斷層,才在左肺找到肺癌腫瘤。

2025年11月13日 10:33

醫院外牆整修「醫事人員排班站崗」 北市聯醫:已由保全協助

醫院外牆整修「醫事人員排班站崗」 北市聯醫:已由保全協助

台北市立聯醫和平院區近期進行外牆整修,但卻被民眾爆料有護理長、藥師等醫事人員在工程圍籬外排班,讓民眾看了相當不滿。對此,院方表示,11/10啟動現場引導與人力支援措施,感謝除醫護人員外等各職類同仁共同協助,考量人車動線已逐步穩定,今(13)起由保全人員及志工持續提供引導與服務。

2025年11月13日 10:31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