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食藥署近期接連公布進口三批澳洲冷凍豬腳檢出萊克多巴胺,引發社會關注,外界關心為何不能公布萊豬流向?衛福部長邱泰源今表示,一切都是按照規定,未來也不會改為百分百逐批查驗。另外,有關輸入萊牛和萊豬和標示產地一事,是否有受美方壓力?食藥署署長姜至剛直言「這太多想像空間。」
2025年05月08日 09:37:00
現代人的生活難以脫離智慧型手機,然而日本專家卻提醒,如果長時間使用,讓大腦疲勞、記憶混亂,就有可能出現「手機失智症」,這種現象雖然跟一般失智症不同,但卻越來越普遍,尤其是年輕族群要特別小心。
2025年05月07日 16:53:00
相信大家可能都聽過長輩們講過可樂可以拿來洗大腸,這件事情還不是隨便說說!提到可樂或是汽水,多數的人都可能會與「三高」、「肥胖」、「心血管疾病」甚至是「結石」聯想在一起,但在急診有時候一瓶可樂或汽水反而可以解決不少問題!
2025年05月07日 16:32:00
食藥署「豬肉儀表板」已公布三批澳洲進口「冷凍豬腳」檢出瘦肉精萊克多巴胺,國民黨立院黨團公開要求衛福部公布流向。對此,衛福部長邱泰源今(7)日僅回應「依法處理」;他表示「這些萊豬濃度低於我們的規定、按法規就要放行。」
2025年05月07日 16:09:00
台大雲林分院心臟醫療團隊近日成功完成多例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TAVI, 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Implantation),展現精準醫療與微創技術的臨床成果。病人術後多能於一天內自加護病房轉入一般病房,術後恢復迅速、照護需求低,為無法接受傳統開胸手術的高齡者帶來嶄新的治療契機。
2025年05月07日 15:22:00
高血壓不是中老年人的專利,年輕人也可能是隱形患者!醫師指出,門診最常見3大迷思,包括「年輕人不會高血壓、瘦就不會高血壓和少吃鹽就不會高血壓」,但高血壓是長期累積的結果,由於高血壓多無明顯症狀,僅少數人會出現頭痛、頭暈、心悸、噁心等不適,因此建議18歲以上民眾每年至少量一次血壓。
2025年05月07日 14:49:00
許多人為了顧健康,會吃補充營養品。不過,醫師提醒,儘管大多數人每天都能吃得很飽、甚至吃得很胖,但一些「微量營養素」的缺乏還是有可能出現,然而有些東西並不是多多益善,例如抗氧化劑等,高劑量維生素A會增加骨折與前列腺癌風險、維生素E也可能提高感染與死亡率,服用前必須多注意。
2025年05月07日 12:59:00
台灣晚婚晚生趨勢明顯,苦於不孕的伴侶愈來愈多,對此醫師說,以往不孕問題多聚焦於女性,後來男性不孕也漸受重視,不過如今雙方精、卵條件都欠佳的案例持續增加,建議女性若不排除懷孕,在30歲前先檢查卵巢功能,男性則宜於生育前做好精液檢測,不要等年齡漸長、想生小孩前夕才為此焦慮。
2025年05月07日 12:51:00
我們總以為體重上升,是因為吃太多、動太少。但過了三四十歲,越來越多人發現,明明吃得不多、運動也開始規律,脂肪卻依然穩穩堆積。體重計上的數字像故障一樣停不下來,腰圍、血糖、膽固醇悄悄一起上升。我們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自律不夠,是不是不夠拼?
2025年05月07日 12:24:00
生活在充滿美食誘惑的台灣,這是人人都必須知道的必考題。總膽固醇正常應小於200,低密度膽固醇應小於130,如果太高就會增加心臟病和腦中風的風險。
2025年05月07日 12:14:00
台灣人口高齡化進展快速,長者常見慢性病除了大家所熟知的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骨質疏鬆症已經成為第四大威脅。健保署長石崇良今(7)日表示,健保3月1日起擴增給付抗骨質疏鬆症藥品給4類對象,讓高風險者在沒有發生骨折前就先用藥預防,受惠約13萬人,健保每年新增支出8.65億元。
2025年05月07日 12:05:00
青少年除了抽菸問題,還要留意飲酒問題!根據國健署調查,有超過4成的國中生及高中生皆為「因家人、朋友及同學或其他人喝酒,而跟著喝酒」,但青少年早期飲酒,恐增加成年後對酒精的依賴,拒酒文化更應由生活周遭的家庭及學校落實。
2025年05月07日 11:28:00
一名10歲女童日前在學校園遊會的「充氣跳床」與另一位小朋友正面相撞,整個人往前撲倒,臉部著地,當場門牙流血又腫脹,一旁的家長嚇得趕緊送急診,檢查發現,該女童左上門牙崩了一大塊,牙神經也外露,牙齒還有一點鬆動。醫師提醒,牙齒最怕的是人撞人,建議爸媽們,孩子玩這類設施時一定要注意人數限制、避免混齡玩耍。
2025年05月07日 11:13:00
在日復一日的忙碌生活中,我們早已習慣「快快吃完再說」的節奏。但一項日本研究卻發現,一種你從沒想過會出現在餐桌上的工具,竟能讓你吃得慢、吃得少,甚至對健康更有益。
2025年05月07日 10:51:00
年長者健康最大威脅不是慢性疾病,而是失智、失能情況上身,高齡醫學權威醫師陳亮恭指出,年紀越大越容易營養不良,因為活動少、牙口不好,甚至是偏重蔬果的嚴格飲控養生都可能讓肌肉默默流失,導致肌少症、衰弱,慢慢步入失能困境。想要健康長壽「蛋白質」才是最關鍵營養素,陳亮恭也分享最佳攝取方式,食材選擇、飲食分配都有訣竅。
2025年05月07日 09:15:00
新北市新莊區輔大醫院6日晚間6點多突傳火警,院方晚間說明,院內急診室電腦斷層(CT)造影室發生火警警報,隨即完成區域封鎖,現場無明火產生、無人員傷亡,後續確認為空調設備異常,明(7)日火災鑑識中心派員鑑識。院方也強調,院內醫療作業正常運作,急診服務未受影響,後續會全面檢視視造影設備與電力系統安全性,確保院內環境安全。
2025年05月06日 22:13:00
身體健康與飲食習慣息息相關,有「無毒教母」封號的譚敦慈指出,部分肉品為了抑制肉毒桿菌生長,避免食物中毒,會添加亞硝酸鹽防腐,再與胺類食物結合會產生致癌物「亞硝胺」;譚敦慈列出6類常見家常菜,其中見到蔬菜也上榜,但她進一步解釋後強調「蔬菜是健康食物」。
2025年05月06日 19:16:00
藝人王力宏前妻李靚蕾在國發會網路平台「提點子」提案,希望台灣可以效法澳洲建立「兒童工作證」制度,提案至今累計近9千名網友覆議,衛福部保護司今也依規定邀請李靚蕾至衛福部了做意見交流。衛福部表示,後續會經過研議,並在六月初具體回應提案人,但後續法制作業流程,還會需要一些時間。
2025年05月06日 18:44:00
很多人到中年後,除了體力持續下降,還常常覺得自己吃不多,但卻還是持續發胖?醫師指出,其實背後跟「荷爾蒙失衡」有很大關係,女性會因為卵巢功能逐漸退化,雌激素(E2)分泌減少,男性則是因壓力累積,導致皮質醇(壓力荷爾蒙)上升,抑制睪固酮生成。
2025年05月06日 17: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