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剋星!研究曝「2種蔬果」能殺癌細胞 這樣吃風險降2成

大腸癌剋星!研究曝「2種蔬果」能殺癌細胞 這樣吃風險降2成

大腸癌連續多年高居台灣十大癌症發生率之首,根據國民健康署最新統計,2024年全台每年新增患者逾1萬7千人。醫師指出,除了定期進行糞便潛血檢查與大腸鏡檢查外,調整飲食習慣、攝取特定蔬果,也是預防大腸癌的重要一環。研究顯示,膳食纖維與天然類黃酮「槲皮素(Quercetin)」兩類成分對抑制癌細胞極具潛力。

80歲翁偷香蕉不付錢!當場「狂吞16根」遭判拘役6日 恐是1病徵兆

80歲翁偷香蕉不付錢!當場「狂吞16根」遭判拘役6日 恐是1病徵兆

南投一名80歲汪姓老翁日前在草屯一間水果攤偷拿一串香蕉,聲稱肚子餓沒錢,當場就在店門口一口氣吞下16根香蕉,讓店家傻眼報警處理。警方到場時只見滿地香蕉皮,將老翁依竊盜現行犯逮捕,法院日前判處拘役6日,得易科罰金6000元。對此,精神科醫師指出,老翁行為恐怕與失智症有關。

43歲男狂尿「褲襠塞手巾吸尿」 醫提「膀胱過動症」4症狀

43歲男狂尿「褲襠塞手巾吸尿」 醫提「膀胱過動症」4症狀

一名40多歲男性有尿急困擾,有時候甚至還來不及走到馬桶就尿出來,只能塞條小方巾在褲襠裡吸附尿液,晚上更是一夜尿7次,就醫檢查發現是「膀胱過動症」。醫師指出,急尿、頻尿、夜尿和急迫性尿失禁是膀胱過動症4大症狀,對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多方面的影響,例如睡眠障礙、避免社交、影響工作表現等,甚至也會減少性生活。

不是保健品!研究:每天吃「1類食物」 能讓大腦年輕11歲

不是保健品!研究:每天吃「1類食物」 能讓大腦年輕11歲

當失智症與認知退化成為全球健康議題,民眾也開始關注延緩大腦老化的方法。近日營養師老辜在其臉書粉專「老辜營養與科學」分享一項來自美國的大型前瞻性研究,引起關注。他指出,每天攝取深綠色葉菜,不僅有助腸道健康,更可能讓大腦年輕11歲,有效延緩認知能的退化。

超重還是水腫!易胖體質可能是腎在求救 醫曝理想減重速度

超重還是水腫!易胖體質可能是腎在求救 醫曝理想減重速度

喝水也會胖?可能是腎臟在求救!28日上午,花蓮慈濟醫院與花蓮縣衛生局舉辦「慈醫365.健康又幸福」系列講座「易胖體質?可能是腎在求救 中西醫破解代謝密碼」,由內科部副主任暨腎臟科醫師王智賢、中醫腫瘤中心主任賴東淵主講,分享如何辨別自己是超重還是水腫,以及中醫養腎秘訣。

咖啡因、紅肉都NG!醫示警「子宮肌瘤」5大飲食地雷

咖啡因、紅肉都NG!醫示警「子宮肌瘤」5大飲食地雷

「子宮肌瘤」是女性常見的良性腫瘤,通常在20歲至50歲的女性中較為普遍,可能會出現月經不規則、經血過多、腹部脹痛或頻繁排尿等問題。中醫師提醒,除了可以透過治療,日常也要注意飲食,建議患者要少吃5類食物,如紅肉、加工肉品、咖啡因等。

怎麼瘦小腹?醫揭「碳水循環」關鍵:改善胰島素阻抗

怎麼瘦小腹?醫揭「碳水循環」關鍵:改善胰島素阻抗

不少減重者都有「肚子怎麼就是瘦不下來?」的煩惱。對此,減重醫師蕭捷健近日在個人臉書粉專發文指出,腹部脂肪之所以難以消除,與基因、內分泌變化與生活壓力密切相關。不過他強調,後天飲食策略仍有翻盤空間,而他推薦的「碳水循環」法,能有效突破停滯期,改善脂肪代謝與胰島素阻抗。

高溫當心熱傷害!醫教你「捏眉心」1秒判斷中暑

高溫當心熱傷害!醫教你「捏眉心」1秒判斷中暑

高溫容易發生中暑等熱傷害,中醫師周宗翰也教民眾一招迅速自我判斷是否有中暑,只要捏一下「眉心」,若出現紅紅一條線,就表示已有有中暑現象。周宗翰也提醒,中暑的症狀包括頭暈目眩、肩頸僵硬、疲倦、四肢痠軟、喝再多水也無法解渴和心悸等,民眾也可以多加留意。

睡眠呼吸中止症纏身「補眠12小時還是累」 腦中風、心衰竭風險增

睡眠呼吸中止症纏身「補眠12小時還是累」 腦中風、心衰竭風險增

別小看打鼾!一名43歲男性白天忙工作、夜晚照顧孩子,長期疲憊不堪,即使週末補眠12小時仍無法恢復精神,且夜間鼾聲如雷,某天開車途中多次打瞌睡,他才驚覺自己情況嚴重,就醫檢查確定是重度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醫師提醒,睡眠呼吸中止症是常見但容易被忽略的睡眠障礙,長期未治療恐增「腦中風、糖尿病、心臟衰竭」風險。

夏天狂灌飲料小心「寶特瓶症候群」! 醫示警:運動飲料也不行

夏天狂灌飲料小心「寶特瓶症候群」! 醫示警:運動飲料也不行

夏天一到,中暑病例也跟著激增,然而醫師提醒,雖然對預防中暑而言,補充水分非常重要,但是千萬不要隨便靠飲料補水,尤其是身體有慢性病或年紀偏大的族群,因為糖分過高,可能出現越喝越渴的情況。而運動飲料雖然含有電解質與鹽分,但是光是500毫升就含有25公克的糖,等同成人一天的糖分攝取量,如果過度飲用,可能因此出現類似急性糖尿病的「寶特瓶症候群」。

他天熱昏倒竟是心肌梗塞 醫揭發作關鍵:高溫逾30度風險上升

他天熱昏倒竟是心肌梗塞 醫揭發作關鍵:高溫逾30度風險上升

高溫也會造成心肌梗塞!一名70多歲老先生接近中午在公園運動時昏倒送急診,原本以為是中暑,沒想到竟然是急性心肌梗塞,若不治療有高達三成以上的死亡率,非常危險。醫師指出,溫度上升會導致血液的黏滯性增加、膽固醇上升、血管內皮受損,進而增加血栓形成的機會,當氣溫超過30℃風險會逐漸升高,心血管疾病患者一定要特別警覺。

新冠疫苗10月起不再全民公費 施打對象、接種時程8大QA一次看

新冠疫苗10月起不再全民公費 施打對象、接種時程8大QA一次看

新冠疫苗將不再是全民公費接種!疾病管制署27日宣布,今年10月份秋冬新冠疫苗開打會同步調整公費新冠疫苗接種對象為「10類高風險族群」,這是2022年宣布新冠疫苗全民接種之後首度限縮,屆時6歲至49歲一般健康民眾將不再有公費新冠疫苗可打,《ETtoday新聞雲》整理8大QA,一次帶您了解。

夏天開車如泡毒窟 5招快速清除致癌空氣

夏天開車如泡毒窟 5招快速清除致癌空氣

高溫夏日,中國曾爆發汽車隔音棉疑似甲醛超標,造成85位車主相繼罹癌,甚至有人因此過世。專家告訴CTWANT,汽車內裝含有許多塑膠、黏著劑,夏天在豔陽曝曬下更容易產生致癌物質,如果長時間待在密閉的車內,就猶如泡在毒窟之中,建議避免陽光曝曬、開車前先讓車內空氣流通、選擇車外循環空調、更換冷氣濾網、不使用車用芳香劑,掌握5招就能減少吸入致癌物。

擦防曬竟藏致癌風險 醫師也中鏢!保命4招一次看

擦防曬竟藏致癌風險 醫師也中鏢!保命4招一次看

炎炎夏日,少不了塗抹防曬乳預防紫外線傷害,令人意外的是,防曬乳中竟含有致癌疑慮的二苯酮-3(Benzophenone-3),甚至就連醫師也中招,檢查發現體內指數竟超標100倍,專家告訴CTWANT,可優先選擇陽傘、衣物防曬,若要使用防曬乳,一定要慎選合法品牌,同時塗抹薄薄一層、最後徹底卸妝清潔,只要掌握上述4招,就能降低防曬乳致癌疑慮。

台男長度出爐! 最新GG尺寸「贏韓輸日」

台男長度出爐! 最新GG尺寸「贏韓輸日」

台男長度贏南韓、輸日本!泌尿科醫師呂謹亨分享,2025最新全球陰莖尺寸大調查,台灣男性平均12.5公分,全球第117名,略低於全球平均值13.91公分。

胰臟癌末期「準備辦後事」 他靠三招殺光癌細胞!奇蹟續命

胰臟癌末期「準備辦後事」 他靠三招殺光癌細胞!奇蹟續命

衛福部近日公布113年度十大死因統計,癌症依然高居榜首,其中素有「癌王」之稱的胰臟癌雖降至第七,但致命性仍不容忽視。不過,哈佛醫師許瑞云分享的一個案例,讓人重新思考心念與生活習慣在抗癌中的力量。

「鹽水漱口」可以消炎殺菌?醫破迷思:恐害口腔黏膜受損

「鹽水漱口」可以消炎殺菌?醫破迷思:恐害口腔黏膜受損

鹽水漱口是許多民眾用以舒緩喉嚨痛的居家偏方,相傳以鹽水清洗口腔及喉嚨,能減緩鼻喉症狀;疫情與流感期間,網路上更不時流傳鹽水能消炎止痛、殺菌消毒!鹽水殺菌消炎究竟是真是假?好食課這次邀請中山醫院耳鼻喉科醫師李晏廷為大家解析,並分享新冠患者居家就能操作的緩解小妙招。

夏日高濕易誘發氣喘急性發作 醫:環境調控避免過敏原

夏日高濕易誘發氣喘急性發作 醫:環境調控避免過敏原

一名58歲張先生有多年氣喘病史,平日依靠定期吸入型藥物控制病情,身體狀況尚稱穩定,近日突然出現胸悶、乾咳與呼吸急促等症狀,前往中榮灣橋分院就醫,經胸腔內科醫師蕭亦均診斷為「中度氣喘急性發作」,蕭醫師立即進行霧化吸入支氣管擴張劑與類固醇治療,並安排血氧監測與後續追蹤,所幸症狀控制得宜,張先生當日即返家休養,目前恢復良好且病況穩定。

天熱口乾「喝水也沒用」當心5病症上身 原因症狀一次看

天熱口乾「喝水也沒用」當心5病症上身 原因症狀一次看

近來天氣高溫炎熱,大量流汗會造成身體缺水,出現口乾舌燥等情況,但是持續的口乾,有可能案情沒有那麼單純。林口長庚醫院風濕過敏免疫科臉書粉專發文指出,包含修格蘭氏症候群、自律神經失調、甲狀腺亢進、糖尿病或腎臟疾病等5類疾病會出現口乾舌燥情況,建議多留心自身狀況,若持續感覺口乾嚴重或有伴隨有其他症狀,應就醫檢查確認。

門診打抗生素遭胸腔醫批智障政策 急診醫揭實際執行:不影響業務

門診打抗生素遭胸腔醫批智障政策 急診醫揭實際執行:不影響業務

解決急診壅塞,健保署通過「門診靜脈抗生素注射(OPAT)」相關給付,希望讓部分感染症患者從住院轉門診接受治療,讓病房利用更有效率,但卻遭胸腔科醫師蘇一峰批評這讓門診都不用看診,直言是「智障政策」。急診醫學會理事長許建清指出,該措施是在注射室等獨立區域執行,不會影響門診業務;對患者來說,不用住院更可以不影響日常工作,不僅台灣,國際間如新加坡也有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