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床竟變惡夢?伴侶「分房睡」崛起 一人一床反而更甜蜜

同床竟變惡夢?伴侶「分房睡」崛起 一人一床反而更甜蜜

枕邊人不是敵人,但每晚一起入眠卻變成一場修羅場?在國際兩性議題引起共鳴的「睡眠離婚(Sleep Divorce)」話題,每隔一陣子也會在台灣社群熱議。根據日本《Women’s Health》報導,許多專家正重新定義「好關係」的必要條件——不一定是一起睡,而是睡得好!

老公搶吸奶頭「會影響母乳成分嗎?」 醫師解答!一票爸爸笑了

老公搶吸奶頭「會影響母乳成分嗎?」 醫師解答!一票爸爸笑了

媽媽親餵母乳時,寶寶的唾液會透過乳頭進入乳腺,刺激母體分泌相應的免疫成分,這稱為「乳腺-寶寶交互作用(乳汁回流)」。就有人妻求問,這段時間若老公也吸吮她的乳頭,是否會影響母奶的營養成分;對此,婦產科醫師蘇怡寧做出解答,而大票網友也洗版留言,直呼「這篇拯救了很多爸爸」、「長知識了」。

法國知名「芥末醬」二氧化硫超標 越南栗香地瓜農藥違規

法國知名「芥末醬」二氧化硫超標 越南栗香地瓜農藥違規

衛福部食藥署今公布最新邊境查驗不合格產品,其中有2批由輸入業者「河洛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輸入產地為法國的「芥末醬」,被檢出二氧化硫濃度超標。另還有4批輸入產地為越南的「栗香地瓜」,在邊境被檢出殘留農藥不合格,必須退運或銷毀。

台中女6m高墜落...爆炸性骨折險癱 醫用「千斤頂」恢復神經功能

台中女6m高墜落...爆炸性骨折險癱 醫用「千斤頂」恢復神經功能

台中一名51歲劉姓婦人日前不慎從自家約6公尺高處墜落,當場重摔至地面,被緊急送至烏日林新醫院,劉女當下不覺得有明顯疼痛,但檢查發現其全身多處嚴重骨折,之後出現下半身麻痺,僅剩腳趾尚能活動,甚至無法控制大小便等情況,險些癱瘓,所幸經過骨科醫師緊急施行「微創脊椎千斤頂復位手術」治療,成功解除脊髓壓迫恢復神經功能,劉女在手術三個月內奇蹟般恢復行走能力。

再爆4起M痘!都是30多歲男中招 疫情到9月都處活躍流行期

再爆4起M痘!都是30多歲男中招 疫情到9月都處活躍流行期

國內再爆M痘病例!疾管署今(15)日公布上周新增4起M痘病例,都是30多歲男性且皆未接種M痘疫苗,其中3例為本土(北部2例及中部1例),1例為自中國境外移入,7月上旬發病,因身體陸續出現皮疹、水泡、膿疱等症狀,經醫師評估後採檢通報,經疫調發現皆為散發病例。

博愛座改優先席!民憂「加深世代對立」 衛福部不樂見1情況

博愛座改優先席!民憂「加深世代對立」 衛福部不樂見1情況

立法院今(15)日院會三讀通過《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第53條修正草案,決議將博愛座改名為「優先席」。但有民眾擔心,之後可能會出現「人人都自稱有需求」,恐加深世代對立。對此,衛福部表示,規範是基於推動公民素養,沒有違反者如何裁處相關條文,不樂見「自稱需要,但多數人去不認為需要」的情況下,隨意乘坐優先席。

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8/1起擴大!增納「胖兒少」等2對象

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8/1起擴大!增納「胖兒少」等2對象

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適用對象擴大!疾病管制署今(15)日公布,考量感染流感後重症、死亡風險較高,8月1日將「產後兩周內婦女」、「肥胖兒童青少年」2類對象納入全年適用對象,預期符合資格者共50萬人。

快訊/新冠單周32死!40多歲男併發肺炎敗血症亡 疫情還在流行

快訊/新冠單周32死!40多歲男併發肺炎敗血症亡 疫情還在流行

新冠死亡仍高!疾病管制署今(15)日公布上周新114例重症、32例死亡,其中最年輕是為南部40多歲男,有多重慢性病長期臥床,新冠併肺炎及敗血症死亡,未接種本季新冠疫苗。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近期新冠疫情連續5週下降,已脫離高原期,不過過去一個月來單周死亡個案都仍在30例以上,且疫情會持續流行至7月底8月初,提醒民眾注意。

台灣「虐老」通報增加 衛福部:55%是子孫傷父母

台灣「虐老」通報增加 衛福部:55%是子孫傷父母

依據衛福部統計,近5年來「老人保護」通報案件逐年增加,其中以直系血親卑親屬暴力尊親屬(即(孫)子女對老年(祖)父母暴力)為大宗,占整體通報案件55%。衛福部表示,根據113年統計,受暴類型以精神暴力最多(佔53%)、這些衝突情境多圍繞在親子互動不良、(孫)子女身心狀態不穩定,以及家內金錢爭執等。

隔夜水能喝嗎?西瓜能隔夜吃嗎?專家給答案

隔夜水能喝嗎?西瓜能隔夜吃嗎?專家給答案

許多人擔心「隔夜」的食物和飲用水不安全,常被網路上關於致癌的謠言所困擾。對此,重症醫師黃軒來釐清一些常見的誤解,並找出真正不該隔夜食用的東西。

9歲童「草莓舌」高燒不退 醫揪出「猩紅熱」:症狀像感冒易忽視

9歲童「草莓舌」高燒不退 醫揪出「猩紅熱」:症狀像感冒易忽視

9歲的奇奇連續多日發燒,家人雖有反覆帶到診所求診,卻遲遲未改善,且他的身體開始出現粗糙的紅疹,手指開始脫皮,進一步就醫檢查發現,合併有咽喉疼痛、扁桃腺紅腫並化膿以及「草莓舌」症狀,做咽喉培養檢查,才發現是感染A群溶血性鏈球菌,確診為猩紅熱,給予抗生素治療後,3天退燒、紅疹也逐漸退卻。

1到4歲是「溺水」高風險年齡 國健署:浴盆也潛藏危機

1到4歲是「溺水」高風險年齡 國健署:浴盆也潛藏危機

暑假是戲水高峰,國健署提醒,1到4歲是溺水高風險年齡,不只在泳池、溪邊及海域要注意溺水風險,連在家洗澡、浴盆中也潛藏危機,家長須隨時陪同、視線不離,幼童洗澡中即使電話響,大人也不可離開,防範溺水悲劇。

撞球名將心肌梗塞猝逝 醫曝危險因子:二手菸會害血管堵塞

撞球名將心肌梗塞猝逝 醫曝危險因子:二手菸會害血管堵塞

男子花式撞球名將「火雲邪神」張榮麟昨驚傳死訊,年僅40歲,據稱死因是心肌梗塞。醫師表示,雖不知確切診斷,但年輕的心肌梗塞病例多與抽菸有關,即使本身不抽菸,過去曾長期在未禁菸場域暴露於二手菸,仍可能埋下血管堵塞遠因,民眾對於菸品風險沒有輕忽空間。

手機殼可能藏「重金屬、毒素」敗腎致癌 醫:2種材質較安全

手機殼可能藏「重金屬、毒素」敗腎致癌 醫:2種材質較安全

使用手機殼可以保護手機,色彩樣式繽紛的款式也能展現自己的風格,醫師提醒,劣質手機殼可能含有重金屬和有毒物質,長時間接觸可能傷腎、影響內分泌,甚至有致癌風險,可選購矽膠、TPU等材質,避免刺鼻、黏膩、掉色的殼。

尿液其實比口水乾淨 醫揭3個冷知識:有異味恐是感染徵兆

尿液其實比口水乾淨 醫揭3個冷知識:有異味恐是感染徵兆

尿液是人類每天都會面對的生理現象,但多數民眾可能認為尿是「髒東西」,對此兒科醫傑登醫師於臉書「傑足先登 傑登醫師」分享,其實這是錯誤觀念,若身體健康,膀胱裡的尿沒有細菌,「比口水還乾淨」,至於尿騷味則是尿素接觸空氣的結果,剛排出的尿幾乎無味。

「每日1杯咖啡+1杯茶」骨鬆風險降3成 英研究揭最理想組合

「每日1杯咖啡+1杯茶」骨鬆風險降3成 英研究揭最理想組合

除了少數只喝咖啡或只喝茶的鐵粉之外,大部分民眾茶和咖啡兩者通吃,而根據醫界最新發現,又喝茶又喝咖啡的保健效果「一加一大於二」。營養專家洪泰雄今於臉書分享,一項英國研究顯示,每日飲用1至2杯咖啡與1至2杯茶,骨質疏鬆症風險可降低達32%,比單喝咖啡或茶的保護力更高。

心理師會不會被ChatGPT取代?她提「4關鍵」分析第一線真相

心理師會不會被ChatGPT取代?她提「4關鍵」分析第一線真相

你曾經和ChatGPT聊過內心的煩惱嗎?隨著生成式AI的普及,越來越多人將它視為情緒的出口,有些人甚至開始思考:AI是否能取代心理諮商?但它真的能聽懂你的困擾嗎?有心理諮商師分享實務觀察指出,越來越多個案會主動談及與AI對話的經驗,不僅在情緒調節與自我照顧方面產生正面幫助,更可能成為心理治療的輔助資源。

女重訓後「胸部變豐滿」竟是癌!醫示警3情況:變大不是好事

女重訓後「胸部變豐滿」竟是癌!醫示警3情況:變大不是好事

林口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廖繼鼎表示,民眾一旦發現一些身體部位莫名變大時,可能不是變壯,而是癌症警訊,就有一名女大生勤於練習體操,後來發現大腿變壯,殊不知是惡性肉瘤作祟。還有一名女子重訓後察覺胸部變大,就醫檢查竟確診乳癌。

林俊傑驚傳心臟病! 醫警告「這些徵兆」40+男人最危險

林俊傑驚傳心臟病! 醫警告「這些徵兆」40+男人最危險

歌手林俊傑日前在北京鳥巢演唱會上,坦言罹患心臟病,每天都需要服用藥物控制,甚至在台上唱到一半突然痛到站不直、抱著肚子露出痛苦表情。對此,台北慈濟醫院心臟血管科醫師劉冠良提醒,心臟病長年都在國內十大死因名列前茅,各種徵兆民眾應謹慎以對。

三元大火傳氫氟酸外洩!致命劇毒是否有影響?專家解答

三元大火傳氫氟酸外洩!致命劇毒是否有影響?專家解答

高雄小港三元能源科技14日清晨發生猛烈火警,現場一度偵測出微量「氫氟酸」,引發民眾恐慌,高雄市府也緊急發布細胞簡訊警示周邊居民注意。被網友戲稱為「化骨水」的氫氟酸,毒性究竟有多嚴重,也再度引發社會熱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