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越活越年輕有祕訣? 研究:睪固酮可減緩老化

為何同樣是熟齡男性,有些男明星越來越顯年輕,但一般男性卻愈來愈顯疲態?答案可能與男性荷爾蒙「睪固酮」(Testosterone, TT)密切相關。新陳代謝暨減重專科醫師周建安指出,規律運動與健康飲食不僅能穩定睪固酮,更是許多男星保持精神飽滿的重要關鍵。

芝麻醬「這樣放」恐變一級致癌物!醫嚴厲警告:很多人每天在吃毒

芝麻醬是許多家庭常備的調味品,但這類製品其實容易受到黃麴毒素污染。根據國際食品安全研究顯示,芝麻及其製品因為富含油脂和蛋白質,為黃麴菌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這種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一級致癌物的黃麴毒素,主要在溫暖潮濕的環境中產生,正好符合台灣的氣候條件。

頭痛多達14種 99%以上找不到原因

頭痛幾乎人人都有過,俗話說:「頭痛不是病,痛起來要人命」,這句話其實說錯了,頭痛本身就是一種疾病,還會造成失能,像是偏頭痛,而腦瘤、腦中風、腦動脈瘤也會造成頭痛,甚至死亡,不可不慎。

每天適量喝黑咖啡 獲多項研究認證護肝效果

你是不是幾乎每天都要喝咖啡?根據最新研究,咖啡不只能讓你精神抖擻,還可能幫你的肝臟加分!

打蚊子總失敗? 達人曝「1手勢」成功率激升

在家中發現蚊子時,許多人會用手拍來消滅牠。但明明「啪」地拍下去,卻還是被牠逃掉,這種情況應該不少人遇過吧?被蚊子逃掉已經夠惱人,轉眼還被叮咬,更讓人氣到不行。根據grapee.jp網站分享,其實,若在打蚊子時掌握一些小技巧,或使用身邊的簡單工具,成功率可以大幅提升。

空腹運動只多消耗3克脂肪!  醫推「運動前吃2物」燃脂更有效

研究請16位健康成人分成兩組,一組在禁食。7小時後運動,另一組則在吃飽2小時後運動。兩組於傍晚進行30分鐘的固定強度腳踏車運動。結果發現:空腹運動組平均燃燒脂肪比飯後運動組多3.3克。

吃不多還變胖?醫:可能是營養不良  3警訊自我檢視

「肥胖」是現代人的文明病,然而,造成肥胖的原因不一定與吃太多、吃太飽有關,減肥專科暨家醫科醫師楊智雯表示,當「營養不足」時,體重也會失控!

近視雷射後還會再近視嗎?醫點出4大影響因素 25歲以下族群風險較高

進行近視雷射手術後,許多人最擔心的問題就是「會不會再度近視?」對此,眼科粘靖旻院長詳細分析這個大家最關心的術後問題,讓準備手術或已完成手術的人都能安心!

橘皮組織不是胖才有! 醫揭「7大原因」害的

不少女性都有橘皮組織的問題,凹凸不平的皮膚雖然對健康沒有危害,但卻影響外觀,讓人沒自信。橘皮組織是因皮膚的外觀表現不平整,如同橘子皮似的,因此被稱為橘皮組織,也有人稱為橙皮紋,其正確的醫學名稱是「蜂窩組織」。

橘皮組織怎麼消除? 醫揭日常注意事項

皮膚科醫師歐佳嵐說,橘皮組織是因為脂肪囤積而產生,因此,控制良好的體態是關鍵,應維持BMI標準值(18.5≦BMI<24)及體脂肪率,男生正常體脂率約在14%~23%之間,女生則約在17%~27%之間,是預防橘皮組織最好的辦法;且盡量維持定量飲食及規律運動,否則橘皮組織很快會現形。

吃玉米=明天見? 營養師揭真相:不代表白吃

不論水煮還是烤玉米都是許多人的喜愛。不過,有些人吃了玉米後,隔天在廁所發現「黃澄澄的玉米粒」幾乎完整出現,會懷疑是不是根本沒被消化?

一天不洗頭就很癢?專家揪「3大隱形兇手」 頭沒吹乾也中招

不少人發現只要一天沒洗頭,頭皮就癢得難受,甚至還會出現油膩、刺癢、脫屑等困擾。你是否也有這樣的經驗——一天不洗頭就很癢,但又不確定問題到底出在哪?

專家揭35歲後初老危機! 護眼保肝是抗老關鍵

35歲起坡度會變大,老化下滑的速度更快,從外表已經可以看出一些變化,包括提早出現老花眼、少許白髮、體力衰退等。

雞蛋可降低失智風險 每周吃一次阿茲海默症風險降47%

最近國內掀起阿茲海默症最新療法熱潮,最新治療可以清除腦部沈積的類澱粉,有助延緩失智症狀發生約4~5年的時間,不過使用新藥費用一年約百萬以上,建議您趕快試試適量吃「雞蛋」,約可降低47%的阿茲海默罹患風險!

開學前調整作息攻略 醫師提醒:睡眠、飲食、運動4招幫孩子收心

暑假即將結束,你的孩子收心了嗎?不少學童在假期中養成晚睡晚起、三餐不規律、零食攝取增加的習慣。若延續到開學,不僅會影響專注力與情緒,更可能導致血糖波動與代謝異常。

尿酸高原因大逆轉! 營養師曝「真正兇手」

根據日本NHK在2025年6月報導的帝京大學研究結果指出,肥胖者體內的高胰島素濃度會「主動」刺激腎臟將尿酸重吸收,導致尿酸濃度居高不下。也就是說,這不是吃進太多,而是身體「自己不放人家走」!

劉亦菲減肥法瘦超快?醫曝代價大 「推2.0版」助攻

女星劉亦菲憑藉《玫瑰的故事》,拿下2024年十大陸、韓劇女主角討論度排行第二名,僅次於《淚之女王》金智媛,她的「輕斷食減肥法」更是多次衝上登上小紅書熱搜。對此,減重專科暨家醫科醫師楊智雯表示,網路瘋傳的劉亦菲減肥法確實很適合「急救型瘦身」,並分享「2.0版本」減重方式!

男性常犯「4個戴套錯誤」!泌尿科醫:皮夾存放最危險

準備好燭光晚餐、浪漫驚喜,還有……保險套?氣氛對了,身體準備好了,別讓「意外」打亂計畫!泌尿科體系戴定恩醫療長破解「戴套」的4大迷思,讓你安全性福不翻車!

愛喝酒、吃海鮮?快筆記!5種食物助你與痛風和平共處

很多爸爸平時工作辛苦、應酬多,三不五時來杯啤酒、吃點海鮮,結果痛風發作痛到無法下床。其實,只要掌握正確的飲食選擇,就能有效降低尿酸與痛風發作風險。

久坐比你想得更致命!研究揭13小時坐姿=死亡風險加倍

當今社會大部分人的生活時間都被困在辦公室的桌子下或家裡的沙發上,由於科技的便利和現代生活方式,大部份人越來越喜歡久坐而變得不愛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