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是現代人的文明病,然而,造成肥胖的原因不一定與吃太多、吃太飽有關,減肥專科暨家醫科醫師楊智雯表示,當「營養不足」時,體重也會失控!
2025年09月17日 11:53:00
進行近視雷射手術後,許多人最擔心的問題就是「會不會再度近視?」對此,眼科粘靖旻院長詳細分析這個大家最關心的術後問題,讓準備手術或已完成手術的人都能安心!
2025年09月15日 17:00:00
不少女性都有橘皮組織的問題,凹凸不平的皮膚雖然對健康沒有危害,但卻影響外觀,讓人沒自信。橘皮組織是因皮膚的外觀表現不平整,如同橘子皮似的,因此被稱為橘皮組織,也有人稱為橙皮紋,其正確的醫學名稱是「蜂窩組織」。
2025年09月12日 13:12:00
皮膚科醫師歐佳嵐說,橘皮組織是因為脂肪囤積而產生,因此,控制良好的體態是關鍵,應維持BMI標準值(18.5≦BMI<24)及體脂肪率,男生正常體脂率約在14%~23%之間,女生則約在17%~27%之間,是預防橘皮組織最好的辦法;且盡量維持定量飲食及規律運動,否則橘皮組織很快會現形。
2025年09月12日 13:12:00
不論水煮還是烤玉米都是許多人的喜愛。不過,有些人吃了玉米後,隔天在廁所發現「黃澄澄的玉米粒」幾乎完整出現,會懷疑是不是根本沒被消化?
2025年09月11日 12:31:00
不少人發現只要一天沒洗頭,頭皮就癢得難受,甚至還會出現油膩、刺癢、脫屑等困擾。你是否也有這樣的經驗——一天不洗頭就很癢,但又不確定問題到底出在哪?
2025年09月03日 16:32:00
最近國內掀起阿茲海默症最新療法熱潮,最新治療可以清除腦部沈積的類澱粉,有助延緩失智症狀發生約4~5年的時間,不過使用新藥費用一年約百萬以上,建議您趕快試試適量吃「雞蛋」,約可降低47%的阿茲海默罹患風險!
2025年09月01日 12:52:00
暑假即將結束,你的孩子收心了嗎?不少學童在假期中養成晚睡晚起、三餐不規律、零食攝取增加的習慣。若延續到開學,不僅會影響專注力與情緒,更可能導致血糖波動與代謝異常。
2025年08月28日 17:28:00
根據日本NHK在2025年6月報導的帝京大學研究結果指出,肥胖者體內的高胰島素濃度會「主動」刺激腎臟將尿酸重吸收,導致尿酸濃度居高不下。也就是說,這不是吃進太多,而是身體「自己不放人家走」!
2025年08月27日 12:26:00
女星劉亦菲憑藉《玫瑰的故事》,拿下2024年十大陸、韓劇女主角討論度排行第二名,僅次於《淚之女王》金智媛,她的「輕斷食減肥法」更是多次衝上登上小紅書熱搜。對此,減重專科暨家醫科醫師楊智雯表示,網路瘋傳的劉亦菲減肥法確實很適合「急救型瘦身」,並分享「2.0版本」減重方式!
2025年08月21日 11:17:00
準備好燭光晚餐、浪漫驚喜,還有……保險套?氣氛對了,身體準備好了,別讓「意外」打亂計畫!泌尿科體系戴定恩醫療長破解「戴套」的4大迷思,讓你安全性福不翻車!
2025年08月11日 13:07:00
很多爸爸平時工作辛苦、應酬多,三不五時來杯啤酒、吃點海鮮,結果痛風發作痛到無法下床。其實,只要掌握正確的飲食選擇,就能有效降低尿酸與痛風發作風險。
2025年08月08日 11:00:00
當今社會大部分人的生活時間都被困在辦公室的桌子下或家裡的沙發上,由於科技的便利和現代生活方式,大部份人越來越喜歡久坐而變得不愛運動。
2025年08月06日 12:41:00
「明明體重變輕了,為什麼腰還是那麼粗?」「怎麼越減越沒精神,還覺得自己看起來更腫了?」這些減重後的挫折感,其實你不是唯一! 很多人都誤會了,「體重變輕」就是「變瘦」,但其實你可能正在變胖──變成所謂的「瘦胖子」!
2025年08月06日 12:32:00
根據健保署統計,台灣罹患糖尿病的人口約有257萬,也就是10個人裡面就有一人罹患糖尿病!除了高糖、高熱量、少纖維的飲食外,「缺乏運動」也是現代人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主因。然而,許多人因為生活忙碌,難以騰出時間,有沒有甚麼簡單又不耗時的運動可以幫助我們遠離糖尿病呢?答案就是「快步走」!
2025年08月05日 11:50:00
衛福部在最新「每日飲食指南」中,已將沿用多年的「五穀類」修正為「全穀根莖類」,強調選擇未精製、保留完整營養的全穀食物,才能獲得更多健康好處。
2025年08月04日 14:22:00
當1段感情關係因背叛而告終,失戀了卻要面對滿屋子如:定情信物、合照、共同購買的家具等承載回憶的物品,往往令人無所適從,不知道該如何處理。1篇刊登於國際哲學期刊《Synthese》的論文指出,丟棄那些與過往傷痛有關的物品,不僅有助於放下過去,更有助於寬恕對方的過錯,讓心裡更快釋懷。
2025年08月01日 16:38:00
很多人一開始很努力控制飲食、每天運動,體重一開始掉得很快,但過沒多久就卡住不動了。這不代表你做錯了,而是身體「適應」了你現在的做法。
2025年07月25日 11:34:00
內臟脂肪是藏在腹腔深處、圍繞著器官的脂肪,雖然它不像皮下脂肪那麼明顯,但對健康的影響卻更大!過多的內臟脂肪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代謝綜合症的風險。幸運的是,科學研究已證實以下 5 種方法能有效減少內臟脂肪,讓我們一起了解如何健康管理身體!
2025年07月23日 12: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