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點後睡覺就算熬夜?醫曝「凌晨2點後入睡」肥胖風險暴增35%

現代生活節奏快,越來越多人因為工作、學習或娛樂而養成熬夜的習慣。對此,胸腔暨重症醫學科醫師黃軒揭露,晚上10點後睡覺就算熬夜,每延遲一小時入睡,全身肥胖和腹圍過大的風險均會增加5%,而凌晨2點後才入睡,全身肥胖風險暴增...

「腰圍過粗」竟然比體重過重更危險?中年發福「心臟病、腦中風」機率恐提高

不少人過了中年參加同學會,都會發現好多同學多了「小肚子」。對此,宇平診所心臟內科醫師劉中平示警,比起體重,腰粗對身體危害更大,因為腰部的脂肪容易轉為內臟脂肪,產生血管病變,引發心臟病和腦中風。

準媽咪注意「餵母乳」不一定能幫減重!醫揭露:產後體重降不下來「5大原因」

懷孕是女性最辛苦的人生階段之一,好不容易「卸貨」後,除了要承受照顧新生命的極大壓力之外,還得面對身形的劇烈變化。

學女星吃「極低熱量飲食」小心復胖比想像還快!醫師推「211餐盤」慢慢減更健康

近年來盛行的「極低熱量飲食法」將每日攝取熱量控制在400~800大卡,讓你在短短一周內快速減去1~2.5公斤。對此,林口長庚醫院新陳代謝暨內分泌科醫師許哲綸示警,雖然極低熱量飲食能快速減重,但超容易復胖,還可能導致內分...

年輕人「罹癌機率」和肥胖有關?醫師曝:4大關鍵原因

隨著現代生活方式的變遷,肥胖已成為全球健康危機之一。最新研究分析了大量癌症數據,顯示近一半的癌症病例與肥胖密切相關,尤其在年輕群體中,這一現象更加顯著。

日行一萬步真的有必要嗎?走得快更健康? 科學揭真相

一名一位三高患者前來求診,表示自己每天會散步30分鐘,認為這已經足夠。然而,陪同的阿姨立即補充:「你走得太慢了,沒效果啦!要每天走一萬步才有效果!」這讓患者感到困惑,詢問:「真的需要一萬步嗎?九千步可以嗎?為什麼要一萬...

清潔耳屎仰賴「3機制」 耳朵照護懶人包一次看

黃軒醫師在其臉書專頁《黃軒醫師 Dr. Ooi Hean》說明,耳朵其實有一種自然的「自動清除耳屎機器」,這個機制大都依賴以下生理過程。

吃這個能護眼!營養師公布「前15名食材」含葉黃素最多

除了保健品,一些日常的深綠色或橘黃色食材也很有幫助,它們含有豐富的葉黃素和玉米黃質。楊哲雄營養師在臉書專頁《好食課》分享了葉黃素和玉米黃質含量排名前15的食材。

嗯嗯太用力竟然昏過去?醫揭「1原因」在作祟

一名50多歲男子在半年內昏倒2次,且都是在上廁所後突然頭暈、失去意識,被家人送到急診,但醒來後身體並無異狀,進一步檢查也未發現心臟功能異常,就連24小時心臟記錄器都沒有特別的變化,令他十分擔心不知何時會再突然發生意外。

他躺床「靜養9天」出院2天就急救! 醫:肌肉流失更快

一名60歲的病患做完直腸癌手術後,一直不願意下床走動,躺在床上靜養整整9天,結果出院不到2天,就因頭部外傷和四肢挫傷被送到急診。對此,敏盛綜合醫院 微創手術中心執行長陳榮堅表示,長時間靜養,反而容易流失肌肉量。

排便出血、痔瘡突起不必管?醫示警「2種情況」要處理

排便出血或痔瘡發作時,可以放著不管嗎?其實,痔瘡是肛門血管和軟組織隨著年齡增長自然老化的現象,基本上,只要不是剛出生的嬰兒,所有成年人都或多或少有一些痔瘡。

運動一定傷膝蓋?醫師闢謠:「4種運動」可以保護膝蓋

很多人會覺得,做運動就一定會讓膝蓋磨損甚至受傷,有時候看到一些運動員傷到膝蓋的新聞,就會更強化這個印象。然而事實上,適當的運動和正確的訓練能夠有效地強化膝蓋周圍的肌肉,提升膝蓋的穩定性,從而降低受傷的風險。

不是真的胖!醫曝「5原因」:體重起伏大,水分是關鍵

增加一公斤體脂,要吃進7700大卡,所以看到體重計上數字在短時間內上升,並不一定是真的胖。對此,營養師余朱青表示,短期間體重變化主要是受到「水分」影響,除了平時的飲水、排汗、排尿及排便量之外,也可能跟高鈉飲食、高碳水飲...

慢性發炎是隱藏殺手!醫授5關鍵:小心肌肉疼痛、性慾減退

你肯定聽過,「慢性發炎」是引起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等嚴重健康問題的主要原因之一。不像急性發炎那樣顯著,慢性發炎的症狀可能潛伏多年,逐漸侵蝕你的健康。

預防失智症 醫師提醒:改善12個危險因子可降低風險

王竣平醫師發文指出,隨著進入高齡化社會,失智症患者越來越多,不僅可能失去工作能力,嚴重還會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甚至常常有走失的長者,可能造成社會問題,其中主要危險因子包括:

揭秘「味精7大迷思」 吃完口渴不一定是它的錯

味精的學名是谷氨酸鈉(Monosodium Glutamate,簡稱MSG),是一種氨基酸的鈉鹽,幾十年來一直背負駡名,許多人認爲食用味精會導致脫髮。但味精真的對人體有害嗎?

小弟弟「硬」不起來? 泌尿科醫生圖解5原因

勃起功能障礙除了影響到「性」福外,也會影響心理健康。對此,泌尿科醫師高銘鴻表示,當男性無法維持足夠堅硬的勃起以進行性行為,就是患有勃起功能障礙,俗稱「陽痿」,並列出造成勃起功能障礙的5大原因,若有這類困擾,可以看看中了...

保健食品飯前吃還是飯後吃? 營養師「知識大全」一次讓你懂

適當補充營養品的確可以彌補飲食攝取的不足以及身體所缺乏的營養,避免營養失衡並有助於預防慢性疾病,不過營養師指出,若吃到不適合自己的保健食品,或是吃錯方法,不僅無法達到保健目的,更有可能對身體產生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