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尿困難是攝護腺肥大或腫瘤? 醫:先判斷高低風險

「少年噴過溪,老來滴到鞋」,隨著年紀增長,男性出現的排尿困難症狀,只是純粹的老化現象,或可能與其他泌尿道、攝護腺疾病有關?不過泌尿科醫師提醒,攝護腺肥大、攝護腺炎甚至攝護腺腫瘤,都可能會影響排尿,男性若對症狀有所疑慮,仍須經醫師檢查才能判斷。

攝護腺癌確診大多晚期 醫:逾50歲或家族史應篩檢

泌尿科醫師指出,美國預防醫學會的建議是根據全國大型篩檢之後的研究數據,台灣過去並未實行大型篩檢,許多中高齡男性對自身PSA偏高而不自知,不可因此忽略潛在的攝護腺病變甚至腫瘤風險。

秋葵水山苦瓜降血糖有效嗎 醫:食療前應與醫師討論

食療真的可以代替藥物降血糖嗎?中和班廷謝安慈診所謝安慈醫師表示,過去的研究確實發現,秋葵水有利減緩腸胃道對葡萄糖的吸收,有助使餐後血糖高峰期減緩;至於苦瓜常見山苦瓜萃取物主要標榜改善胰島素的敏感性,理論上有利於改善因胰島素敏感變差的第二型糖尿病。雖然醫師不反對以食療等輔助方式協助血糖穩定,但也呼籲切勿自行停藥只採取飲食療法,以免血糖失控,增加更多糖尿病併發症風險。

糖尿病傷腦易變老人癡呆 醫:用藥要注意

糖尿病不僅是一種與代謝有關的慢性病,更可能增加身體其他器官發生併發症的機率。《每日健康》糖尿記者針對糖尿病照護知識進行隨機街訪,發現民眾雖然對糖尿病可能影響失智風險有一定認知,但普遍以為高血糖較低血糖更容易傷害大腦。

莫名消瘦一動就喘 菜瓜布肺奪命快須防急性惡化

近年空氣品質受到重視,紫爆的威脅也日漸升溫,過敏與氣喘族群的呼吸道症狀也容易加劇。然而醫師提醒,持續性的呼吸道症狀,就要懷疑是否為「特發性肺纖維化」,由於急性惡化會導致肺功能嚴重下降,致死率也不容忽視,只要症狀超過三個月以上,最好及早接受胸腔內科檢查。

喝咖啡時間注意! 營養師:下午3點後別再喝

你平常會喝咖啡嗎?你都什麼時候喝呢?你知道嗎?喝咖啡對身體健康相當有幫助,而喝對時間對身體更加有利,不過在錯的時間喝恐怕會傷身體唷。

健康食品吃過量恐傷身? 醫教3原則吃更安心

為了讓身體更加健康,不少人除了保持良好的運動習慣、飲食習慣、生活習慣等,也會使用健康食品來做輔助。但健康食品並不適多吃多健康唷,過量的使用恐怕會對身體帶來負擔,補到後來變傷身!

炒菜先用水這樣炒更健康 營養師傳授4招健康用油法

不少人因為健康意識抬頭,都會開始選擇自行在家準備三餐,這是個非常不錯的選擇。不過除了食材,我們平常到底要怎麼吃油才能吃得健康吃得好呢?又要怎樣防範黑心油?來看營養師怎麼說!

肺阻塞喘咳痰像感冒 全球死因佔第三「戒菸是關鍵」

長期菸癮戒不掉,再加上空污日漸嚴重,國人面臨肺阻塞(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危害不可小覷。

酪梨有利防癌降膽固醇 加上蘋果更助排毒

酪梨營養價值非常豐富,對於人體健康非常有幫助,且含有非常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對於防癌、降低血壓等非常有利。且也是許多減肥的民眾在吃瘦身沙拉中常出現的要角之一!

大蒜、洋蔥生吃助防癌 切塊後放10分鐘效果更加分

在我們生活各種美食當中,常常會見到洋蔥和大蒜,這兩個常見的食材不只是諸多美食相當重要的輔助腳色,它們其實都含有相當豐富的防癌營養。

飲食百搭法血糖不亂飆 用餐先吃菜等方式有利控血糖

不論是否有高血糖,控制血糖一直都會是我們健康生活所必需關注的。而用餐的時候到底該怎麼吃,才能幫助血糖穩定不亂飆呢?

60秒做出鳳梨奇異果汁 美白抗氧化一次完成

我們常吃的鳳梨營養成分相當高,而在眾多的營養當中就包含了蛋白酶以及酵素,它們能夠促進身體消化,而鳳梨所含豐富的維生素則對抗氧化相當有幫助,且還有助於肌膚美白。

腰痛與腎臟病變有關?腎結石易再發 醫:喝夠水少吃動物性蛋白

台北慈濟醫院腎臟內科主治醫師郭克林受訪指出,大部份的腰痛與腎臟無關,可能是腎臟外包膜處的肌肉、筋膜、皮膚的局部疼痛。如果是腎結石引起腰部疼痛通常相對強烈與明顯,病人甚至會描述「像殺豬一樣痛」,且會合併有血尿現象,當兩種症狀同時出現,就比較可能是腎結石造成。

一天4杯手搖飲喝到成癮!糖尿病年輕化 營養師籲限糖「一天50克」

11月為世界糖尿病日,台灣名列「亞洲第一胖」,不僅糖尿病人數突破200萬人,作息、運動、飲食不正常,都大大提升了國人糖尿病風險。

肺癌晚期用組合療法?免疫化療搭標靶雞尾酒策略 醫:效果更明顯

高雄長庚胸腔內科主治醫師王金洲指出,近年針對有抽菸史與肺癌家族史兩大高風險族群,推行「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之後,第四期病人減少近10%、第一期肺癌確診增加了10%。肺癌篩檢工具確實增加了可早期開刀的病人比例。

骨痛竟是攝護腺癌轉移? 高惡性攝護腺腫瘤如何治療

人口老化日漸增多,高齡疾病的發生率也逐年上揚。好發於中高齡男齡的攝護腺癌,由於病情進程緩慢,過去被認為屬於相對「溫和」的腫瘤,再加上發生平均年齡超過70歲,在不少民眾的認知中,攝護腺癌威脅性甚至不如其他老化疾病,但是,真的所有的攝護腺癌都屬於「不危險」的腫瘤嗎?

余苑綺腸癌擴散肝肺 醫師提7招防復發要點

台北榮總直腸外科/黃聖捷醫師表示,直腸癌的治癒機率很高,可高達90%,但不能因此而鬆懈,因為這並不代表癌細胞已經完全被清除;且當復發時,腫瘤尚小,其症狀雖有跡可循,但還是較難發現。

作息不良放任血壓高 當心中風機率飆高

中風是影響國人致殘、失能甚至奪命的的重大原因,衛福部國健署提醒,除了年齡是中風最大宗的危險因子,其實近九成的腦中風,與高血壓、運動量不足、血脂肪異常、抽煙、糖尿病等生活習慣有關。

打麻將也有利護腦 醫推5個簡單就能健腦的動作!

你常常會忘東忘西的嗎?想要健腦其實很簡單,就是多動腦。這樣講或許還是有點抽象,怎樣算是多動腦呢?今天邀請到了 神經科/甄瑞興醫師 來教大家平常如何簡單的健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