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肝帶原者注意 醫籲慎防「肝癌3部曲」

30多歲B型肝炎帶原的年輕男性,因為身體不舒服而求診,經檢查發現肝腫瘤大於10公分,確診為晚期肝癌。幸好,病友不放棄希望,經過半年多的免疫療法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治療,腫瘤不但縮小,胎兒蛋白指數也大幅降低至個位數,目前病情相對穩定且持續追蹤評估。

染疫兒童發燒若伴隨「7症狀」 中醫師:立即送醫

疫情嚴峻,現在家長最怕就是小孩發燒了,怎麼辦?還要再餵1次退燒藥嗎?若孩子在這段時間快篩陽性出現反覆性發高燒,常因擔心「燒壞了腦子」,直覺地餵食退燒藥,發燒總是讓家屬非常的緊張,特別是在這段最煎熬的時刻。

「水星逆行」又來了 專家提醒12星座注意事項

大家聞之色變的「水星逆行」又來了!在本土疫情節節高升同時,2022年第2次水星逆行也將在5月10日開始!「被古典樂耽誤的占星師」林緒煒表示,射手座在水逆期間要慎防交通意外,摩羯座也要小心,勿輕易相信謠言,或使用來路不明的偏方,以免傷身。

熟男腹痛就醫 照超音波發現15公分肝腫瘤

男子因肚子脹痛不舒服就醫,超音波發現15公分肝腫瘤無法開刀,因無肝硬化且肝功能正常,醫師建議使用免疫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治療3個月後,因腫瘤壞死縮小得以開刀切除,術後2至3個月持續追蹤,所幸目前肝臟無腫瘤也無併發症,恢復原先正常生活。

老年過度用3C 恐加速「這病」影響視力

現代人人手一支智慧型手機,使用手機上網不再是年輕人的專利!許多長輩也會使用手機滑臉書、傳LINE、追劇等。但您知道過度使用3C的習慣,可能會加速白內障形成?

類風濕性關節炎「1分鐘微笑量表」 讓你秒懂嚴重程度

1名50多歲家庭主婦,住在台中海線地區,出入皆需開車代步,但因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手部關節發炎腫痛,無法掌控方向盤,進而無法出門導致憂鬱。所幸經醫師建議,使用健保新納入給付的口服藥物,又回復原先能自在開車和出門的生活。

晚期肝癌活不過半年? 醫師1建議搏生機

農曆年節前夕,驚傳資深藝人「蔡頭」因肝癌過世的消息。據傳,這位紅極一時的秀場天王,早在去年11月住院時已是肝癌末期了,即使經過治療,仍不敵病魔而撒手人寰。醫師表示,晚期肝癌並不等於末期,隨著免疫組合治療的突破,若能及早積極治療,仍有機會找到生命新曙光。

2020年就醫王!他因腳受傷不舒服 1年就診839次

受到新冠疫情衝擊,這1、2年醫療院所門診量大減,但仍有患者天天往醫院跑,2020年就醫次數之冠是1名50多歲罹患骨關節炎、頭痛的男性,1年內就診839次,等於每天至少就醫2次以上。

B型肝炎是沉默殺手 長期反覆發炎恐肝硬化、肝癌上身

肝癌是國人第2大癌症死因,根據衛福部公布最新國人死因統計報告指出,108年肝癌共造成7,881人死亡。醫師表示,肝癌的形成超過5成與B型肝炎有關,因此防治肝癌應先搶救B肝。

鼾聲雷動當心猝死風險倍增 止鼾雷射重拾好眠

打鼾一直是許多人共有的夢靨,不僅打鼾者自己深受其苦,枕邊人或家人也連帶受累,嚴重者甚至造成婚姻問題、家庭失和。一夜未能好眠的王太太一早哀怨的對王先生說,昨晚在他的雷動鼾聲中,一路醒著到天亮;本身有打鼾問題的鄭先生,因為睡眠品質不好,白天嗜睡、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會引發頭痛問題。

中秋節烤肉避免腸胃炎 醫師提醒4重點要注意

隨著中秋佳節即將來臨,不少民眾仍會選擇居家燒烤或於燒烤店內用應景過節。台北慈濟醫院急診部陳祖儀醫師表示,往年在中秋連假期間,急診總會湧入大量腹痛、腹脹、上吐下瀉的腸道急症患者,提醒民眾享受美食的同時,亦須留意食安問題,以免樂極生悲。

卵巢癌確診多晚期治療棘手 阻止腫瘤血管新生延長存活

在罹患卵巢癌的病患中,國外有近7成的病患晚期才確診,台灣也有近5成的病患診斷時已是第3、4期,因此,伴隨而來的就是高治療難度。1名60多歲婦人,2年前因覺得呼吸喘就醫檢查,沒想到竟確診卵巢癌末期,在積極治療下接受開刀、化療與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維持性治療,目前沒有復發跡象。

大小番茄有學問! 專家:大番茄是蔬菜、小番茄是水果

番茄是水果家族,還是蔬菜幫嗎?臺北農產臉書官方粉絲專頁公布答案,許多網友直呼「長知識了!」,原來依照大小來區分,大番茄(牛番茄)是蔬菜,而是聖女小番茄則算是水果,但不管水果或是蔬菜,都是營養健康的天然食材。

C肝追蹤莫輕忽!八旬肝癌嬤難動刀 標靶藥物成契機

80歲的陳阿嬤(化名),本身患有慢性C型肝炎,因無症狀便未定期追蹤。數個月前,陳阿嬤腹部不適前往社區醫院檢查,不幸確診為肝癌晚期,爾後轉診至高醫附醫接受治療照護。

夏日高山氣溫涼爽是陷阱 超強紫外線可能「烤」成番薯

隨著疫情微解封,外出踏青的民眾也日益增加,台中市張姓婦人日前揪團挑戰合歡東峰,原本成功攻頂後開心下山,回家後竟發現纖纖玉手秒變乳豬手,全身發燙更是十分難受,同仁戲稱「美魔女媽媽變身紅孩兒」,醫師提醒,高山地區紫外線強烈,外出必備防曬4寶,不僅預防曬傷,也能降低罹患皮膚癌風險。

讓失眠降級? 4方法幫你走出焦慮

這2個多月大家努力在家防疫,進行自主封城,醫院一般門診就診人數明顯減量,但也觀察到擁有焦慮情緒和失眠問題的病人卻逐漸增加。

這3類肝癌不適合手術切除 健保給付標靶藥物來助陣

「林醫師,我爸已經90歲了,但檢查出肝癌晚期,該怎麼辦……」國立成功大學附設醫院移植外科主任林毅志醫師回想,近年子女推著年邁父母就診的場景漸增,因台灣人口高齡化,癌症好發年齡之中位數也逐漸提升。

「只有自己聽得見」 專業醫師5重點讓你認識耳鳴

耳鳴是種只有自己聽得見、外界聽不到的聲音,即使向他人訴說,這種困擾也只能自己默默承受,偏偏耳鳴又經常是長期症狀,深深影響病患的睡眠及生活品質,症狀輕則自行痊癒,重則要有「8年抗戰」的心理準備,該如何對抗耳鳴,在飲食、作息、用藥,甚至保持情緒和緩等各方面都必須保持耐心。

啤酒敷臉可以縮毛孔? 皮膚科醫師揭縮小毛孔最佳方

高溫炎熱,來罐冰啤酒,頓時沁涼,有人則拿用啤酒沾化妝棉,敷在臉上,認為酒精加酵母菌能夠讓皮膚毛孔縮小,開業皮膚科醫師趙昭明表示,這只是表演性質,看似花俏,但無助於改善膚質。

失智長輩疫情在家運動不可少 物理治療師示範6組動作

隨著三級警戒持續延長,失智症病友無法前往失智據點活動,加上長期居家無法外出,對於家屬形成很大的照顧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