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疲勞症候群」的定義是非常嚴謹的,在診斷標準上,必須先具備持續達6個月以上的不明原因疲勞感,無法因休息而緩解,並且要排除掉所有可能造成疲勞的疾病,例如肝炎。
2022年10月26日 08:48:00
捷癌寧最近的臨床結果證明,捷癌寧除了原本可以治療乳癌的功效外,現又再加上一項降低乳癌復發的功效,這項大大的意外“驚喜”,將大幅度翻轉目前的市場佔有率,使得禮來公司的捷癌寧終於可以出一口怨氣,在乳癌標靶藥物的激烈競爭的市場中脫穎而出。
2020年07月30日 18:03:00
很多媽媽產後的困擾,就是對於產後性行為提不起勁,身體荷爾蒙的變化,再加上害怕傷口疼痛、出血,讓很多媽媽都只是「勉強配合」房事,如何才能恢復到產前的甜蜜性生活?
2018年11月22日 19:08:00
土耳其的銅鐵產業,到現在都還保有最原始的敲打技法,讓觀光客看了既新鮮又能買回去當紀念品。不論是在蕃紅花城的街道,或是伊斯坦堡的小巷,很多銅器店師傅一家祖孫三代,最年輕的孫子都已經開始從打鐵洗鐵做起家族事業。
2019年02月19日 07:03:00
根據好市多公司發給會員的信中說明,賣場中的一種義大利氣泡水,由於部分商品(製造日期 2023.05.26和2023.05.27)可能有瓶身脫模以及漂浮塑膠異物的現象。賣場已經立即將所有商品下架,並啟動自願性召回。這是好市多繼莓果、起司出問題之後,又傳出氣泡水也出問題。
2023年09月19日 17:23:00
自體高濃度血小板血漿(PRP)是現在復健科醫師常做的治療方法,但自從衛生福利部去年9月通過特管法,讓「細胞治療」也成了最新的話題,但究竟什麼是細胞治療?他跟PRP又有什麼不一樣?台灣復健醫學會、潘健理診所的潘醫師就用簡單的方法來告訴你兩者的差別。
2019年03月22日 07:03:00
隨著氣溫逐漸回暖,不少家庭紛紛開始收納冬衣、冬被,但對本身有過敏體質者而言,恐怕又得面臨整天眼睛紅癢、黑眼圈、狂打噴嚏以及鼻塞、流鼻水的惡夢。
2020年05月15日 08:03:00
53歲的程先生日前剛跟妻子離婚,一開始呈現情緒低落、食慾差、失眠的症狀,兩週後突然出現180度大轉變,情緒高昂且有自信,開始瘋狂購物刷爆信用卡,甚至精神奕奕連續五天都不用睡覺,就醫確診為雙相情緒障礙的躁症。
2021年04月28日 07:03:00
現代人上班忙碌,常常在電腦前一坐就是半天,長時間的久坐加上姿勢不良,導致不少人有下背疼痛或是腰痛的困擾,台灣復健醫學會、潘健理診所的潘醫師提醒,這時一定要高度懷疑是不是小面關節出了問題!
2019年02月13日 07:03:00
30歲的李小姐因工作因素必須穿包鞋,因長時間站立導致雙腳大姆指外側在持續壓迫下逐漸產生腫痛,到外科門診就診,醫師說她因凍甲,引發甲溝炎。
2023年03月11日 19:01:00
「那是一位年輕護理師,才二十多歲。因為需要輪三班,生活相當忙碌。」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眼科馬尚德醫師說,「高度近視800度的她,有一天突然覺得看東西怪怪的,中間視野有一片灰灰的、被遮住的感覺。到眼科檢查,才發現視力僅剩0.3!」
2021年11月30日 08:00:00
根據大陸衛健委指出,湖北省有過半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都使用了「肺炎1號」方,此藥方為湖北省中醫院巴元明、李曉東、閔曉俊等聯合第一批發熱門診、隔離病房主任、副主任共同制定的。該藥方主要目的為「和解少陽,化濕解毒」。
2020年02月28日 08:33:00
常常會在門診中,父母抱著還在襁褓的寶寶來求診,告訴我「忽然發現寶寶的眼睛會有分泌物!」我會進一步地問父母「分泌物是什麼顏色?」、「最近有沒有咳嗽鼻塞等生病症狀?」,接下來告訴父母「這是因為寶寶眼淚通往鼻腔的鼻淚管塞住了、造成眼淚流不到鼻腔,只好往眼睛兩旁流出來!」
2018年11月17日 08:10:00
台鐵408次太魯閣號撞車事故,釀50死逾200傷,造成重大傷亡,成為台鐵史上最慘重意外,目前仍有諸多疑點待釐清。然而,事發至今,第一線的救災人員與醫護,以及在現場的民眾,面對死傷者家屬與外界的各種壓力,可能出現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2021年04月27日 07:03:00
由於小朋友解剖構造和免疫功能尚未發育成熟,因此學齡前兒童好發中耳炎,上小學後罹患中耳炎的機率就會大幅下降。若是兄弟姐妹有中耳炎病史、過敏性疾病患者、托兒所的學童、唇顎裂患者、第一次中耳炎發病年齡較小的病人、缺乏母乳哺餵的病人、暴露在菸害環境,比較容易得中耳炎。
2019年01月23日 07:00:00
在公關公司上班的莊小姐,因為職業常常必須與人接觸,加上姊夫又是牙科醫師,所以非常注重口腔衛生,每天三餐飯後都確實做到刷牙工作;不過,最近她老覺得不太舒服,常常喝個冰涼飲料或熱湯,整個牙齦就酸軟,就醫檢查結果並沒有蛀牙,但是因為刷牙「太認真」,導致敏感性牙齒作亂。
2023年02月28日 18:13:00
不少人睡覺時,習慣把手舉過頭,醫師提醒,這可能是身體發出的警訊,可能過度鍛鍊手臂,導致肌肉緊繃、肩頸疲勞,或是頸椎病變、肩周炎。外電報導提到,每個人身體構造、感覺不同,當入睡時,身體自然地調整到舒適、沒有壓力的姿勢,以幫助入眠,而有些人睡覺時習慣「手舉過頭」,感覺可以舒緩肩頸壓力、減輕緊張感,令人覺得身心平衡,比較好入睡,但事實上這種睡姿真的能達到此種效果嗎?醫師將為你一次說明。
2023年08月13日 22:02:00
現代的人幾乎都是電腦族,「坐」這件事占生活中的比例也越來越大,台大醫院復健部兼任主治醫師,現任超越復健診所院長王薏茜就來跟大家聊聊坐姿矯正,讓大家可以利用上班工作的時間調整姿勢,簡單幾個步驟就可以將身體導向正確坐姿,長期下來一樣會有治療的效果,消除肩頸痠痛的困擾。
2018年10月16日 10:00:00
罹患電子煙相關肺部疾病的美國患者中,2/3是18到34歲年輕族群(62%),年齡介於18~21歲之間的年輕族群,就佔了22%,18歲以下的青少年,也占約16%。流行病學研究也發現,電子煙使用者發生急性心肌梗塞風險是一般人的2.2倍,發生肺部疾病風險是一般人的2.6倍。
2019年10月01日 16:40:00
您聽過黃斑部病變嗎?讓我們先來做個小測試。這個自我檢測的表格是阿姆斯勒方格表,若你看到的線條是波浪型曲線,看起來模糊,或有幾條線不清楚不見了,哇!這可能是「黃斑部病變」的徵兆。
2018年11月14日 08:00:00